要聞港聞

坦言集: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又因選舉結果,執政黨獲勝,出現民眾抗議,衝擊政府。塞爾維亞政府公開多謝俄羅斯的忠告,幾個月前俄駐塞的大使便告知有政治陰謀準備在大選後發動示威暴動,以選舉舞弊、執政黨獲勝作為理由,企圖推翻大選結果,進行烏克蘭式的顏色革命。
當地媒體及政府揭示西方資助的組織為示威暴動的策劃者、推動者和資助者。在新聞報道中可見,衝擊國會大樓的只是3人,但攝影的記者數以十計,都是捕捉打破門窗示威者的行動。衝擊者人數甚少,主因是政府動用警衞拘捕暴動者,後者的人數實在不多,比不上2014年烏克蘭基輔廣場暴動的數百人,而大樓內外的員警嚴陣以待,絲毫沒有退讓之勢。衝擊的行動除了留下外國媒體的記錄和報道外,沒有政治作用,不像香港黑暴時期,暴民衝擊立法會大樓,警方率先撤退。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引述當地政府資料,暴動者中多能說各種外語,相信是便於協助外國媒體報道,也便於引導媒體的報道。大選結果,示威暴動,美國及歐盟譴責,與各國的顏色革命,模式如出一轍。美國等情報系統似乎不懂創新,還是一套標準公式反覆使用。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引述的,還有參與暴動的非政府組織的背景,絕大部分都有臭名遠播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直接或間接資助,還有洛克菲勒基金會屬下組織、德國政黨所轄的基金會,以及駐貝爾格萊德的英國大使館等外國機構介入,這也是典型的顏色革命模式。
塞爾維亞政府和執政黨堅持不讓步,憑藉選票所表現出來的民主支持,不受西方在內部製造分裂影響,團結一致。幾百個收受外國資助的暴民是不可能推翻政府,反對黨也不敢直接與暴民在暴動中合作,害怕失敗後帶來的政治負面反應。
當年烏克蘭顏色革命成功是因為政府軟弱,領導層分裂。香港的黑暴初期成功,也是因為政府退讓;後期能鎮壓,依賴的是中央政府的命令,黑暴潰散,外國勢力撤退。若以塞爾維亞執政黨的態度來看,暴動必然可被壓制,一如美西方在俄羅斯發動反普京示威暴動,在公權力強硬底下,無疾而終。不過,塞爾維亞今次的例子,顯示出西方用顏色革命對付異己國家,已經是標準化、長期化的政策。各國首要防它們資助的非政府組織的滲透煽動,香港在黑暴之後也不能大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