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醫地位待提升 政府咪再唔做嘢

疫慌期間,市民對中醫藥防疫、抗疫工作嘅接受程度大幅增加;於第5波疫情,無論係疫情嘅預防、治療,還是復康過程中,充分發揮中醫藥嘅優勢和作用。事實係,醫管局早於2020年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喺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出院病人或完成隔離人士提供中醫藥復康服務,10次診療費用全免,有關服務廣受市民歡迎,至今有約3,000名康復病人參與,可見中醫愈來愈受市民認同。
政府就成日掛在口邊要銳意發展中醫,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政策,亦有政黨提倡成立「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局」。查實醫管局協助推行中醫服務都有15年,各大學亦已推出中醫課程近20年,消息指政府已「知悉」相關建議,並「有意考慮」成立喎!阿哥,政府對中醫發展嘅關注度明顯不足,好多嘢如果上心,就不會蹉跎歲月啦!
政府又被彈連發展中醫嘅相關配套和政策尚未完善,譬如現行法例及專業守則規定放射技師及醫務化驗師,只可接受由西醫及牙醫等人員嘅轉介,而不能接受中醫師轉介,相關政策連改善時間表都冇;政府提出嘅「一人一家庭醫生」亦未有明確表示市民可選擇中醫,呢啲擺到明係偏頗,唔好忘記,修讀大學嘅中醫科目年期與西醫看齊,即需時6年之久,畢業後亦須先通過執業試方可合法行醫,為何卻連「轉介」都冇資格?也就難怪業界對此也有微言。
本屆政府成日強調會帶給市民「會做事、做成事」嘅政府,之不過,對於發展中醫行業,尤其係提高中醫地位,倒予人講多過做嘅感覺,有道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政府雖然早於2018年成立中醫藥處,負責喺政策層面統籌和促進香港中醫藥發展,但有議員表示,中醫藥處規模其實好細,因只有大概5個人,而且處長級別僅為首長級丙級政務官,難以達到促進中醫發展嘅目的。議員指政府若要推廣中醫,期望能將其升格為「中醫中藥發展局」,以賦予更多嘅資源及權力,亦可用更高級別嘅專員去推動及推廣中醫中藥嘅發展。名正才能言順!
有消息指,政府已「知悉」相關建議,並「有意考慮」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局」,但主要屬推廣中醫作用,更多像「香港旅遊發展局」而非「醫管局」性質。呢嗱!唔怪之得連轉介X光片,都話淨係可以轉介四肢骨骼,如此把中醫「看扁」,當佢哋係江湖賣藝跌打佬?認真豈有此理!阿哥,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既然有心發展中醫,「開位」就咪咁小家啦!要尊重中醫並給予肯定,政府咪學斑鳩打架,賣弄花屁股!要畀啲魄力做實事,推動中醫長遠發展和提升地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