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空巴市佔勢連續6年稱霸

分析師預期,空中巴士將獲得更多新訂單。 分析師預期,空中巴士將獲得更多新訂單。
分析師預期,空中巴士將獲得更多新訂單。
今年料交付800架商用機 超越波音
新冠疫情結束後,全球航空業基本上已完全復甦,各地航空公司對商用客機的需求亦持續回暖。目前市場上有兩大飛機生產商—歐洲的空中巴士(AirBus)及美國的波音(Boeing),兩家公司過去多年來一直是各自的勁敵,而空巴今年有望交付800架商用飛機,料將會連續第6年超越波音。
波音飛機近年因為事故頻生,不但影響其口碑,亦觸發各地監管部門介入,比如由兩宗奪命空難引發2019至2021年期間波音737 MAX停飛事件,又或者是今年初發生的「甩門」事件,都使得波音的聲譽一再受損,而且自2019年開始市佔率已輸給空中巴士,並節節下滑。
擁有過百年歷史的波音,是航空製造商的「老字號」,比起2000年才成立的空中巴士有着更深厚的歷史底蘊。考慮到飛機生產所牽扯到極為複雜、遍布全部的供應鏈,波音的先發優勢一直使其在2019年之前保持領先地位。而這樣一家企業卻在近年變得醜聞不斷,每次看到有飛機相關的負面消息,總會令人第一時間想起波音。
波音管理層以利為先
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分析直指波音頻頻出事背後的原因是企業的「工程師文化」缺失。顧問公司Free Float LLC創始人Matt Moscardi一針見血地指出,波音的問題在於「把那些具備建造和設計飛機能力的人才擠出了權力中心」。要應對空中巴士的挑戰,他們必須找到能領導這家企業的工程師。
若追根溯源,波音從工程師主導轉向「盈利優先」的風氣,最早始於1997年併購了同業麥道(McDonnell Douglas),使得當時的波音成為飛機製造行業的壟斷者,而管理層亦開始慢慢換血,由原來的工程背景專家,逐漸變成缺乏技術背景的生意人。
自此之後,波音公司內部開始訂下各種以利為先的績效指標,安全不再是最優先的教條,對於研發的投入亦不像以前那麼重視。
倉促造737 MAX釀空難
2014年,空中巴士A320neo首次飛行,該機款順應當時油價高企的背景,以節省耗油及長續航為賣點,一推出便大受歡迎。多年來疏於研發的波音,惟有急忙地用舊有的737機型加上一些新設計,打造了737 MAX倉促應戰。而最終結果卻造成了兩場悲劇—2018年10月獅子航空610號班機空難,以及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亞航空302號班機空難,兩宗空難事故的飛機上所有乘客、機組人員均無一生還。
諷刺的是,波音為追求利潤而導致了企業文化的敗壞,最終反過來成為波音在業務上的阻滯,甚至令其在資本市場失寵。CFRA股票分析師Stewart Glickman今年4月在一份報告中給予波音「賣出」評級,直指該公司面臨品質控制問題,而且要應對日益嚴格的監管審查,以及高額債務。
Glickman指出,由於波音仍是全球主要飛機生產商之一,故預期會有大規模的訂單取消,但「我們確實看到新訂單可能來自更多地轉向空中巴士的風險」。如果外界對波音飛機品質重新關注,導致該公司交付速度放緩和利潤空間收窄,其估值甚至有進一步壓縮的可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