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鬥鍊電動車 邊隻受惠股跑出?

全球推動環保,中美出招爭電動車市場話語權。 全球推動環保,中美出招爭電動車市場話語權。
全球推動環保,中美出招爭電動車市場話語權。
中美角力日益激化,兩國競爭已由金融及科技領域蔓延至電動車行業。電動車被視為繼半導體後未來10年全球另一龐大投資,中美政府紛推出有利政策,冀爭奪主導地位,各大車廠亦紛紛調高新能源車生產目標,力求在市場搶佔一席位。若投資者想參與電動車熱潮,不妨先來了解中美政策概況,在受惠股中尋寶。
為進一步推行新能源發展,中美兩國均出台政策支持。中國早在「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時訂下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除了致力推動氫能和光伏等之外,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一大重點。
中國財政部亦正起草《關於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擬完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積極構建有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引導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此外,當局將繼續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創新,會通過提供基本科研業務費用等,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中央級科研院所開展自主選題研究。
美斥巨資建輸電設施
在美國,交通運輸是汽車排放的最大來源。美國總統拜登多次重申,希望在10年內當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減一半。他在8月初簽署推動電動車行政命令,目標是2030年電動車的新車銷售佔整個美國新車市場的一半,同時收緊汽車製造商的燃油效率標準。
美國參議院最近也通過了1.2萬億美元(約9.36萬億港元)的基礎設施法案,當中730億美元(約5,694億港元)將用於電力基礎設施如電力傳輸和配電,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將用於電動出行,其中一半資金將用於在全國興建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餘下部分將在未來5年內用於5萬輛公共巴士的電氣化。有關法案仍待眾議院通過。
內地銷售佔全球48%
另一方面,根據《Worldwide Monthly BEV & PHEV Tracker》統計,今年首7個月全球累計售出312萬輛電動車,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約290萬輛。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受到車用晶片缺貨、季節性淡季與部分國家補助政策調整影響,7月銷量按月下跌18%至48.38萬輛,但按年計仍上升91%。至於中國7月份電動車銷量約23.3萬輛,市佔率約48%,是全球最大的銷售國;美國約5.3萬輛,佔比約11%位列第三。
受惠國策加持,電動車相關概念股不容忽視,欲將汽車股加入投資組合內,不妨留意造車、4S(即銷售、零配件、售後服務及市場訊息調查)、電池、充電樁這4個範疇。
各地發展電動車政策概覽各地發展電動車政策概覽
各地發展電動車政策概覽
香港上市汽車及相關股份表現香港上市汽車及相關股份表現
香港上市汽車及相關股份表現
全球電動車銷量變化全球電動車銷量變化
全球電動車銷量變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