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荔枝窩復耕 出產咖啡豆風味獨特

「荔枝窩鄉郊文化景觀」上年獲頒「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荔枝窩鄉郊文化景觀」上年獲頒「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荔枝窩鄉郊文化景觀」上年獲頒「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本報訊】位於新界東北、鄰近沙頭角的荔枝窩在大學、商界及民間團體的支持下,村民回流復耕及活化,除了種植傳統的稻米外,更引入咖啡豆、玉薑。上年「永續鄉郊活化」項目更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負責活化計劃的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梁兆謙另指,將會把活化荔枝窩的經驗,推展至鄰近的梅子林及蛤塘兩村,並在該處設立露營場地來加強體驗,預計在明年年底可初步實施,料可以容納40人。
至今有16戶常住成員
紅紅的咖啡豆、綠綠的芥菜種滿田園,這裏是港大在荔枝窩的實驗農場。港大團隊在2013年起,復耕荒廢逾30年的荔枝窩農田,當時只有一戶常住村民,其後陸續有村民回流,至今有16戶常住成員。現時復耕的實驗農地面積約6公頃,主力種植700棵價值較高的阿拉比卡種咖啡樹,背靠原生大樹,並在咖啡樹下種植香草,模擬原來林底下天然生長的做法。
梁兆謙解釋,咖啡是耐陰的植物,一般在樹底下生長,現時荔枝窩的咖啡樹是模擬在咖啡天然生長做法。他又指傳統較高品質咖啡豆大多在高海拔環境種植,惟荔枝窩近乎零海拔。雖非最理想的種植地方,但梁表示,有本地咖啡業界發現本地咖啡豆擁有獨特風味,期望未來能發展成精品咖啡。
另外,在同一地點,香港鄉郊基金有限公司於2017年,在荔枝窩村進行為期4年的「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復修村屋計劃。民政事務總署指項目內共11幢鄉村屋向牌照事務處申請賓館牌照,其中6幢的牌照申請完成,意味市民可能很快便可入住。另外5幢鄉村屋的牌照申請,仍按計劃進行所需改善工程。荔枝窩村村長曾偉業期望,民宿能最快於明年暑假營運。他認為大眾不應以酒店形式理解村落的民宿。
未曾加工的咖啡豆呈紅色。未曾加工的咖啡豆呈紅色。
未曾加工的咖啡豆呈紅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