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傑黎培基唔同晒!

年輕球員成長,最重要是有足夠的出場機會。愉園今季重返頂級聯賽,儘管「成功護級」的重大目標當前,惟依然堅持重用年輕球員。球季來到接近一半,「快活谷」成績雖不算標青,但栽培球壇新秀方面,卻漸見成果。今次《菁英盃專員》就和球迷朋友,分享兩位在愉園主帥鮑家耀口中,曾經是「孤獨精」和「懶鬼」的年輕球員成長故事。

「世傑」由愉園喺丙組開始踢上嚟,初頭同佢溝通好辛苦,無論同佢講咩,佢都好似無反應咁。成日自己一個人,又唔同隊友溝通。

去年12月才滿20歲的袁世傑,中三開始加入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青年軍,並隨愉園由丙組開始,一路征戰到今季升上港超聯。「係呀!我同兩個細佬好細個就踢車路士,而愉園由丙組打到上港超,我都喺隊波度,淨係喺乙組嗰季下半季借咗去東昇咋。」昔日「零反應」的「孤獨精」已經長大了,談吐得體,整個訪問過程更展現出自信的眼神。

佢好快好靈活,踢法都好蠱惑,甚至可以話係鬼祟,哈!哈!但就一定唔係大膽嗰隻,啲五五波輸梗咁滯。

袁世傑今季共為愉園上陣15場,當中4場為後備上陣,可稱得上這支擁有13名U22球員的球隊之絕對主力,加上又是香港五人隊成員,名字早已為球迷所認識。估不到這位球隊主力,會以「唔係好順咋!」來形容自己的際遇:「細個港青叫我去跟操,操咗半年先有機會代表港青上陣,令我知道每個機會得來不易。仲有我其實最擅長踢右翼,所以踢433、451呢啲陣式就冇問題,但依家球隊多數用352,我好多時都唔知點好,定唔到位,發揮就唔係咁理想喇。」

牢騷過後,這位同時就讀於城大中文及歷史系Year 1的年輕人補充道:「我有將我遇到問題同教練傾,好多謝佢肯聽我講,同畀番意見我。其實總要有一啲轉變,我會努力適應,教練亦話會睇情況,安排我去踢中場或者前鋒。總之最緊要幫到球隊!」

呢幾年睇到佢嘅改變同進步,係細粒啲,但係佢有佢嘅能力,應該可以踢得起嘅!

香港五人隊方面,「世傑」謂只要教練選他,他都樂於為港出力,並強調五人足球對他踢大波(11人)都有許多幫助,他亦十分享受與兩位弟弟「世斌」和「世寶」,一同為香港五人隊披甲。原來「世傑」的妹妹「曉彤」亦是香港隊成員:「佢唔係踢波,佢係跳繩嘅,我哋4兄弟妹都有幫香港體壇出力,哈哈!」「世傑」在訪問中談及3個弟妹時,顯得最開心。

最後,被問及視哪一位港超球員為目標時,「世傑」毫不考慮便道出「黃洋」兩字:「一位好有經驗嘅球員,好有領袖風範,表現又穩定,我最欣賞佢默默耕耘嘅態度,希望我都可以做到佢咁。」

好波都好波嘅,但就一定唔係主動嗰隻,冇乜自發性,呢方面要改善吓。

愉園於上月中的一場主場賽事,落後一球劣勢下,憑後備入替的黎培基尾段射入罰球扳平,成功取得寶貴1分;這記靚罰球更成為1月份的候選「最佳金球」。但原來今季才加盟愉園的「培基」,上季曾婉拒過「鮑Sir」(愉園主教練鮑家耀)之邀請,寧願隨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出戰丙組聯賽。

「嗰時驚自己喺甲組會冇得踢,所以選擇去踢丙組先,爭取多啲出場機會!」最終,上季協助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奪得港丙冠軍兼升班資格的「培基」,今季前才揮筆投效愉園,征戰港超。

我同佢講要入禁區,唔入嗰啲攞萬零兩萬蚊人工,入禁區射到波嗰啲先會攞五、六萬,點知佢話萬零兩萬已經夠使,激死我!

在港青被教練安排出任防守中場,在愉園則擔任進攻中場,對於球會教練團的安排,不知「培基」本人有何睇法呢?「踢青年軍賽事都可以嘅,但喺港超我咁嘅身形踢防中,點夠人撞呀!不過其實踢乜中都好,都要有信心先得,呢方面『鮑Sir』佢哋幫咗我好多。」

14歲在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開始接受訓練的「培基」,不僅獲愉園教練團賞識,就連本地足球Icon人物山度士,也對其有讚冇彈:「我哋都係身形細粒嘅中場,要清楚自己強、弱項喺邊,避重就輕,即係要有腦!呢方面『培基』做得唔錯,但同我比仲差少少,嘻嘻!」

曾經因為走動少、活動範圍細而被「鮑Sir」教訓,佢亦因為駁嘴令「鮑Sir」哭笑不得。「同佢講笑咋!我明白佢嘅比喻意思係咩,同之前比較我踢得放好多,有機會落場都會嘗試去盡情發揮,希望可以慢慢做到教練佢哋要求。」至今已為愉園上陣12次,當中4次後備的「培基」堅定地道。

早兩年睇佢幫港青踢防中,好鬼懶,行行企企,點踢防中呀?有啲技術,踢進攻中場就啱佢喇,但都要勤力啲先得!

從聯賽揭幕戰對傑志後備入替緊張到「腳都震」,到去仗「開齋」入波成為「快活谷」救星,黎培基無論盤扭、傳送和埋門,各方面都不斷進步。惟這位談吐比實際年齡成熟得多的「01仔」,坦言絕不會自滿,反而會鞭策自己,向目標「林嘉緯」進發:「踢進攻中場嘅林嘉緯身形都唔高大,但靠技術同食腦可以立足咁耐,對曼聯亦試過入『世界波』,好值得我學習。」

曾經表示希望球迷認得他的「培基」,最後和筆者分享一件開心事。「有日我哋喺曾大屋練波,走嗰陣大家都戴晒口罩,突然有球迷走埋嚟認得出我同嗌我全名,想我簽名同合照,嗰刻真係好開心。」

文:戴陶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