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速遞業獨秀 旅業最愁 生意跌99%

本港疫情回穩,市民開始外出消費,政府昨公布本年第一季的服務行業按季業務收益指數的臨時數字,發現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表現最差,相關指數按年下跌72.5%。政府解釋全球各地疫情反覆成為主要不確定因素,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經營環境仍具挑戰。旅遊業界指,由於去年1至2月多國仍未封關,業界仍有一定收入,惟今年旅遊業完全冰封,生意跌接近99%,現時單靠本地遊、公海遊只是「塘水滾塘魚」,絕對未能「止血」,期望本港疫情受控,可盡快與內地通關,帶動旅遊業。

電影界亦錄得跌幅

政府統計處昨發表本年第一季業務收益指數的臨時數字,其中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按年下跌72.5%,另外電影業亦下跌17.6%。但有多個行業按年錄得增長,以速遞業升幅最大,升47.3%;其次為貨倉及倉庫業,升39.1%;金融業(銀行除外)、進出口貿易業、運輸業,以及住宿服務業的業務收益均有雙位數升幅。

政府發言人表示,大部分主要服務行業業務收益上升是因為比較基數低,當中部分行業的期內業務收益實際仍遠低於衰退前水平。發言人指,經濟復甦,加上政府的紓緩措施,應在短期內為各服務行業帶來支持。然而,全球各地疫情反覆是主要不確定因素,消費及旅遊相關的行業的經營環境仍具挑戰。

僅有工開 難談賺錢

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全球航空業於去年3月起才陷入停擺,但去年1至2月本港旅遊界仍有一定收入,然而今年本港旅遊業完全冰封,生意跌接近99%,質疑跌幅應更大。他稱,現時街上雖然有一定人流,但旅遊業、奢侈品行業依賴外地遊客,但現時的本地遊、公海遊以本地客為主,「塘水滾塘魚」,旅遊業界只能維持員工有工開,公司有小量現金流,但絕不能賺錢,「做一個客人去日本已經是過萬港元,要做多少個本地遊客人才足夠?」他期望本港疫情受控,盡快與內地通關,帶動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