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智能矯齒 疫下監控進度

想露出燦爛笑容,整齊潔白的牙齒必不可少,因此不少愛美之人都會選擇矯齒;但疫情持續逾年,不少港人都減少外出,以免受感染的機會,因而忽略牙齒的健康。牙科醫生指,有矯齒需要的患者在過去一年經常缺席或延遲覆診,導致牙套不貼合牙齒、金屬牙箍和橡筋等配件斷裂,甚至口腔衞生出現嚴重問題等亦屢見不鮮。他提醒,如患者的依從性低,會令規劃中的治療有可能失效,治療所需時間亦會延長。

矯齒在港十分普遍,包括佩戴隱形牙箍或傳統金屬牙箍。牙科醫生利子傑指,前者若佩戴牙箍的時間及依從性不足,會令牙齒移動的進度跟不上計劃,因而出現牙箍不貼合。後者則需利用牙托和金屬線等配件在牙齒上施力,以移動牙齒和牙骨,改變牙齒方向。利指,患者一旦出現牙托鬆脫、金屬線從牙托後端突出、金屬線斷裂等情況,會容易擦損或割傷口腔內部。

戴矯正器難清潔 易致牙齦炎

此外,疫情下患者最常見,是忽略口腔健康和衞生的問題。利解釋,戴上矯正器會令患者較難清潔牙齒,以往定期覆診會由牙醫指導清潔的情況,若患者缺席覆診,日常又不着重口腔清潔,會引致牙菌膜及牙石積聚在牙齦邊緣,牙菌膜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輕則導致局部牙齦炎,嚴重可發展成牙周病,更可能會導致需要額外拔牙、矯正後出現錯咬合問題,令治療時間一拖再拖。

定期拍照 予醫護評估情況

利指,為了確保矯齒的成效,使用人工智能(AI)應用程式,在疫情期間尤其發揮到作用。該程序會要求患者恒常自行拍照,並利用手機通訊程式傳送予醫護;其後便可評估牙齒的排列情況、矯齒配件有否損壞,以及口腔衞生狀況等。當系統偵測到問題時,便會向患者傳送醫療指示,及發訊息通知醫生,讓醫生跟進患者情況,按需要再到診所覆診。

現年21歲的黃小姐以往有「哨牙」問題,故決定在去年3月開始進行隱形矯齒。她續說,疫情期間難免會有少許擔心到診所覆診,故有依時每星期拍攝牙齒情況,上傳至AI應用程式。其中一次醫護試過發現她矯齒的進度,有比較嚴重落後的情況,才揭示原來她日常佩戴隱形牙箍的時間不足夠,故需提早安排會診並製作新的牙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