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宣布資助非政府機構(NGO)租用約800間酒店和賓館房間來營運過渡性房屋的先導計劃,計劃自今年4月開始接受賓館及酒店提交申請,目前已有至少200間房間進入最後評審階段。運輸及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項目總監陳立銘向本報透露,賓館的申請較酒店踴躍,至今約九成申請來自賓館,僅有不足10間酒店有意參與計劃,當中絕大部分位處市區。按有關計劃,租戶的租住年期不少於兩年,計劃推出後會適時展開檢討,當局最快下月公布NGO與相關賓館及酒店的配對及資助細節,之後將接受合資格市民申請租住。
陳立銘表示,現時有超過20間NGO有意參與計劃,料或出現同一區有2至3間NGO同時營運過渡性房屋的情況。陳承認此舉或會造成收費上的競爭,但強調政府預留彈性予NGO自行訂立對租客的要求,故機構針對的租客對象未必相同,例如有綜援戶及長幼共融家庭等,政府會按機構的收費等標準批出相應資助。
他表示,由於申請者多來自賓館,能改裝作過渡性房屋的單位面積普遍較細,平均約100多平方呎,申請者若屬大家庭就未必適合,二人住戶或單親家庭就相對適合。不過,這些過渡性房屋的單位無論面積、環境及保安都會比劏房理想。他又稱,不會要求賓館及酒店進行改裝工程,例如改裝共用廚房等,否則可能會延遲計劃推出時間。至於部分NGO有營辦社區飯堂,有需要的住戶可考慮使用有關服務。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吳堃廉表示,考慮到目前住屋需求極度緊張,認為相關申請數字仍會頗踴躍。不過,目前公屋輪候冊名單上有超過一半為家庭住戶,擔心若改裝作過渡性房屋的單位僅有百餘呎,大家庭便未必適合,即使項目有社區飯堂亦未必足夠吸引,認為大家庭對煮食的需求較高,擔心若無共用廚房,會令這類申請者卻步,最終計劃的受惠對象或傾向於單身人士。
此外,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從未表明過渡性房屋項目涉及的用地/處所之業主,可否收取租金,並建議將過渡性房屋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擴大,涵蓋就改建或使用私人處所作過渡屋而向私人處所業主支付的租金。局方又指,當關愛基金的撥款耗盡時,便可改為向運房局申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