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荃灣海岸臭味問題,困擾附近居民多年仍未解決。環境局昨在立法會上表示,已在荃灣安裝4個旱季截流器,阻截區內部分污染物流入荃灣海灣。至於長遠解決氣味問題方面,則計劃在荃灣大河道與馬頭壩道箱型雨水渠下游附近海段,設置大型旱季截流設施,料最快2027/28年竣工。但有議員批評在區內安裝旱季截流器是浪費金錢及沒有成效,強調最有效改善海水臭味的方法,是在海旁設截流器。
議員陳恒鑌在會議上指政府當年曾表示該4個旱季截流器,改善臭味成效可達70%,惟近年居民投訴臭味依然,「甚至仲臭過以前」。雖然當時政府認為在上游處理即可,但其實過去曾有建議在下游一次性收集污水,為最有效改善方法。陳質疑相關工程要6至7年後才竣工,等候時間過長,促當局加快工程進度。
另一議員田北辰指荃灣海岸發出臭味的源頭,皆因荃灣舊樓糞渠污水排入海灣,環保署估計由錯駁渠管引致的污染排放量,約佔全港近岸水域總污染排放量的30%,強調治本方案應為處理渠管日久失修及錯駁的問題。
田又指申訴專員公署早前批評政府部門延誤處理舊樓錯駁渠管個案,並建議環保署檢討及修改《水污染管制條例》,改善執法效能,以及要求屋宇署加強向不遵從法定命令的「三無大廈」業主作檢控,關注環保署及屋宇署何時跟進建議。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應指政府亦非常緊張,故已多管齊下處理。他強調現有措施有一定成效,但要更徹底處理問題,政府內部亦有討論加快設置大型旱季截流器的工作。針對申訴署的建議,他指會加強跨部門協作並回應建議,會在既有機制下報告進展,惟會上難以明確交代會否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