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肯定了中國制度優勝,在全球產業調整中尤為突出。因為美國的新冷戰思維,也因為中國內地成本上升,國際資本主導的全球供應鏈的布局面臨調整。即使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優越的配套設施,也阻不住部分加工貿易的外移。
美國主張的產業回歸是空話,美國的成本,基礎設施的匱乏,再工業化的投資龐大,除了個別戰略產業可以不惜工本地重建外,其餘的再工業化難以進展,但從中國內地轉移至其他低成本的生產地卻難以抑止。可是,疫情一來,形勢便改。
早在沙士時期,因為中國疫情,日本便提出「中國加一」的戰略,把部分在華生產抽離,放在海外。但今次新冠疫情證明中國防疫治疫領先全球,在中國內地的生產受惠於中國的制度優勢,受疫情打擊有限,而且在全球疫情惡化之中,中國內地差不多是唯一恢復正常生產物流的國度。相反,國際資本分散生產的地區,卻深陷疫情之中。「中國加一」不是分散風險,反倒是從中國低風險轉移至高風險地區。這有助國際供應鏈重心回歸中國內地,也因為競爭減少,供應集中於中國,促使中國的生產進一步發展。新冠疫情變成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大助力。
東南亞的情況稍好,印度應是淪陷於疫情之中,美國等以印度制約中國的發展便落空。歐盟本以東歐、北非為加工地,北非戰亂,東歐疫情惡化,歐洲產業外擴便失敗。而美國的後門,中南美洲同時失陷。要把在中國內地的生產抽回,卻外移無地。日本和歐美的工業生產與供應,捨中國內地,可選的地方極少,相信僅有東南亞,但規模有限。美國在緬甸、泰國作亂,也削弱東南亞的生產優勢,且中國與東南亞經濟結合密,當地已成中國腹地,國際資本介入不易。
除非西方重建工業,但是資本不足,勞動力不夠,成本高昂,面對中國內地愈來愈優越的工業競爭力,重建機會不大,且還要擔心甚麼時候大疫再起。全球似已證明,只有中國內地才可以在嚴峻兇惡的疫病攻擊下,有力防衞和克服。國際資本投資要考慮迴避未來疫病風險,便不是「中國加一」的策略,而是「中國減一」,把生產集中於中國避風塘去,同時借助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物流交通網絡,運往各國。這一年裏,中歐班列的大盛,證明中國生產、中國運貨模式的可行。
在新冠疫情中突圍而出,不單止因國運亨通,更在於制度優勢,政府和社會的合作,這便反映更深一層的因素──文化與文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