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龜速翻新 廁所協會火滾

香港公廁可謂「臭名遠播」,即使政府在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增撥超過6億元更新公廁,以提升服務,但申訴專員公署日前發表的報告批評,多區公廁衞生環境惡劣,垃圾多、地面濕滑,賠償罰則亦欠阻嚇力。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公廁一向為人詬病,雖然政府已增撥資源翻新公廁,但進度緩慢,有部分公廁因結構或環境問題,翻新一間或需時3至5年才可以完成,直言「非常不理想。」他預計,香港有800多個公廁,要十數年才可全部翻新。食環署管工職系工會秘書劉偉德在同一節目則指,部分使用公廁的人公民意識不高,或不當使用公廁。

斥「高使用率」標準不貼地

熊志權批評食環署有關高使用率的統計方法,指不應將每天使用率達300人次或以上的公廁,均一律界定為「高使用率公廁」,直斥相關標準不貼地,因部分公廁使用率每天高逾3,000人次。他建議當局檢討相關定義,以針對性方式投放人手及資源,並引用智能系統監察公廁情況。

食署工會:有人不當使用

對於公署批評當局翻新公廁進度緩慢,每年僅翻新48間,每間公廁平均隔17年才獲得翻新一次,熊直言,部分市區洗手間使用10年、8年都未翻新,又指全港有800多個公廁,估計要十數年才可以全部翻新。劉偉德則指,由外判商管理的公廁設有駐守員,食環署人員管理的公廁則由駐守地段人員負責,並定時清潔,又指部分使用公廁的人公民意識不高,或不當使用公廁。

申訴專員公署日前發表的報告指出,多區公廁衞生環境惡劣,每日平均使用率超過3,000人次的10大繁忙公廁,更被點名有廁所垃圾多、地面濕滑;每年公廁設施需維修的服務需求多達逾萬個,但有維修服務竟拖延近半年都沒修妥,涉及的承辦商卻只被罰54元,而每間公廁更需時約17年才獲翻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