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核突公廁 食環又爆臭史

香港公廁又臭又髒,政府在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增撥超過6億元更新公廁,提升服務,但申訴專員公署昨日發表的報告卻發現,多區公廁衞生環境惡劣,每日平均使用率超過3,000人次的10大繁忙公廁,更被點名有廁所垃圾多、地面濕滑;每年公廁設施需維修的服務需求多達逾萬個,但有維修服務竟拖延近半年都沒修妥,涉及的承辦商卻只被罰54元。每間公廁更需時約17年才獲翻新一次。有關注團體與議員批評食物環境衞生署監管潔淨外判服務工作不力,現行維修服務的賠償罰則又太無牙力,形容政府倒錢落海,無助香港擺脫臭港之名。

申訴專員公署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建築署對公廁的管理和維修發表調查結果,截至去年9月,全港共有808間公廁由食環署管理,今年3月,申訴署視察元朗區有較多投訴的公廁,發現康景街公廁日均有3,000人次使用,惟公署發現廁格垃圾多,地面濕滑;小商新村公廁內有臭味;宏業街公廁女廁水龍頭未有供水。本報記者巡視元朗區,發現康景街公廁有清潔工不停清潔,似是知道而有備而來,小商新村公廁內的洗手液設施損毀,僅用膠紙固定。另在同區南邊圍公廁,地上濕滑,廁格有糞迹,扶手門有破損。

去年首9個月接逾1700宗投訴

申訴署表示,去年首9個月,負責管理公廁的食環署共接獲1,777有關公廁的投訴,對上兩個年度即2019年與2018年分別有2,367及2,626宗,3年來投訴未見減低。

而該署監管公廁潔淨服務外判商的機制中,可向承辦商發出「失責通知書」,並扣減承辦商月費,去年首9個月署方發出了635份「失責通知書」,2019年與2018年則分別有1,157、1,241份,同樣可見外判商幾年來服務沒見改善。

承辦商延誤維修4個月僅罰54元

更離譜的是公廁維修服務,公署發現每年有約一萬個公廁設施維修要求,九成為需要最長3日完成的「危急維修」及「緊急維修」,廁格沖水喉管爆裂等危急維修則需在一小時內完成,但2015年白沙灣教堂站要更換感應式自動沖廁閥,承建商延誤工程125日,即差不多4個月,但其賠償金額卻只是54元;另外龍崗道公廁維修天花、牆身混凝土及批盪飾面被延誤16日,但只需賠償2元。

元朗康景街公廁洗手盆發霉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表示,最繁忙廁所都是協會巡查後認為需要改善的廁所,他形容過去「途人是揞住口鼻出來」,又批評現時清潔公廁工作外判,即「價低者得」,令質素欠佳,反觀商場有專責人員負責,令廁所質素更好。他指雖然政府有加入科技改善情況,但仍治標不治本。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表示,現時食環署監管方式阻嚇力不足,又指政府翻新公廁工程改善緩慢,要求政府在3年內完成維修多人使用的廁所。過去曾提出「公廁革命」的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昨接受查詢時表示,香港公廁問題積累多年,政府雖然正分階段維修,但速度仍然過慢。

他認為現時公廁環境參差,全因署方未有訂立清晰的清潔標準,及在投標時沒有加入未能達到服務標準的罰則。元朗區區議員陳敬倫批評康景街公廁的情況曾非常「恐怖」,洗手盆發霉、牆身有塗鴉等,幸該公廁在6月將會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