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展望西九地標 需現應有自信

經歷20多年的籌備,西九文化區多項設施將於未來數年內啟用,屆時市民及旅客將有多一個地標式的景點作為選擇。社會各界經過如此漫長的等待,當然冀望文化區能夠展示香港獨特的中西文化,同時亦能體現東方傳統的藝術水平,方能對得起多年來所投入的時間及資源。

想起西九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剛回歸的時候。時任行政長官於1998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將規劃西九龍一幅填海的地皮,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文化藝術區,並會以嶄新的建築設計創造香港新地標。往後10年間,社會一直對當初設計的巨型天幕未有達成共識,最後甚至需將整個發展計劃原原本本地重起爐灶。

直至2008年,立法會才通過《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法定機構負責發展及營運西九各項設施。又經過數年的策劃,才敲定西九幾個重要大型設施,包括戲曲中心、M+視覺文化博物館、演藝綜合劇場,以及與內地達成國寶級文物協議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自由並非全無底線

於上月,國家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並設有港澳專章,當中明確指出會支持本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確,西九中的M+博物館正正就是朝此方向邁進,在外地不斷購入西方藝術品作為日後展覽之用。只是,近日部分展品卻引來社會強烈的不滿,實在不得不正視相關的問題。

毫無疑問,香港的言論及創作自由受到《基本法》保護,但自由不是完全沒有底線,必須尊重國家體制及遵守法律。就目前的資訊來看,部分展品針對國家形象進行貶損,甚至是在無任何原因下對過去的國家人物表示不敬。事實上,題材的敏感程度已令其失去藝術焦點,更可能違反國家及本地的法律。

當然,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必然會借題發揮,指摘當局容不下幾件藝術作品,扼殺香港的言論空間。換個角度來看,西方的博物館又是否真的會毫無底線?每當涉及到種族或宗教的褻瀆題材,必然會採取審慎得體的辦法處理相關的展品。現在的情況是,在中國的領土上居然有疑似褻瀆國家的藝術展示,西九當局實在必須認真及「有智慧」地跟進相關的問題。

說到底,「藝術終歸藝術」,而且題材盈千累百,實在沒有必要為遷就某些洋人藝術家,而調整「一國兩制」的底線,也不得不說一句「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在我們的心目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理應展現出東方文化自信的特質,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推崇來自西方的舶來之物。正如戲曲中心,我們將其英文名字定為「Xiqu Centre」,而不是英語的直接翻譯,已能體現出我們應有的自信。

又如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是值得擁有展出國寶級文物的機會,但我們亦必須懂得如此的安排是非常難能可貴。面對如此優厚的權利,我們就應理解推廣傳統文化的義務。除要有走向世界的胸襟,更需有心懷家國的精神,才不失國家交予香港成為文藝交流中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