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廢柴不廢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對於本地樹木來說,被砍伐、倒塌後就往往只換來送到堆填區的下場。由小樹苗長成一棵大樹,動輒需要數十年的光景,最後淪為「廢柴」,又是否本地樹木的唯一出路?有建築藝術家不忍有用木材被浪費,毅然投身樹木回收的行列,希望改變本土樹木的「宿命」,將其轉化為一件一件有用的家具和小擺件。圖:朱偉坤/文:李嵐

「香港有成300幾種嘅樹木,對於外國好多地方嚟講,呢啲都係寶嚟!」香港木庫的創辦人黃卓健(Ricci)本來是建築藝術家,因緣際會在2017年颱風「天鴿」襲港時,首次回收樹木,並於翌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正式「踩過界」踏上回收樹木的旅途,「其實我最初都係咩都唔識,上網睇片,不過要實踐,先知之後點改善。」

回收分類加工 與時間競賽

眼前一件件傢俬、木製精品,均由天然原材料轉化而成,背後需經過繁複工序,由回收、分類、乾燥到最後加工,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Ricci直言,回收的工序各有難度,例如難以將生長在路中心的樹木橫臥再帶走,只能「斬件」處理,但若分得太細碎,又難以製成大型家具;另外更要因應乾燥時間不同,而要將回收木材按樹種分門別類。由於回收程序牽涉大量手動工作,難以量產,「依家每日都有150至180噸樹入咗堆填區,太慢會收唔切,唯一可以做嘅係加快同工業化過程,如果我哋可以救番佢哋,呢啲樹就有第二生命,唔使做木糠、又或者堆填區附帶物!」

港年棄6至10萬噸園林廢料

儘管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在外國備受重視,最近更流行以木材代替混凝土及鋼材作為建築材料,但由於回收比丟棄動輒要耗費多9倍成本,故本地很多人仍習慣將樹木丟棄。他慨嘆,這無疑是造成樹木的「二次死亡」,浪費資源同時,亦是放棄這些陪伴生長數十載的老朋友,「香港每年向外國進口20萬噸樹,但本地每年有6至10萬噸園林廢料,你話折墮唔折墮?」

「今日我做到樹木回收,都係因為我嘅上一代、上上一代有種樹,為咗我哋下一代,其實係唔係都應該種番啲樹呢?」在他眼中,種植樹木除了是一種理性上的規劃,亦是代表上一輩的祝福。他計劃未來發表植樹計劃,租借荒廢的私人農地,實踐「斬一種三」,「呢個計劃好大,都唔知幾時實踐到。不過正如當初冇人覺得回收會成功,肯嘗試就會帶來無窮可能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