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漢奸陳方安生在香港回歸之初貴為政務司司長,她完成英國撤出香港而仍未及完成的、不可告人的撤退部署計劃之一——讓特區政府成為全民眾矢之的,讓政府日夜被市民臭罵,從而讓政府的管治威信江河日下,這個計劃便是「殺局」。取消兩個有問責性質的市政局,將清潔衞生、環境保護、文化康樂、街市小販、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由市政局管理了上百年的民生服務範疇,全部收歸政府部門直接處理,令行政主導的管治徹底變異。
合併兩個市政局並進行改革為「一局一署」的正確建議不被接納,1999年底兩個市政局壽終正寢,結束了100多年的完整問責制度及多元的、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市政服務。市政局存在的年代,政府每個財政年度只需撥一個總金額交市政局運作,政府便可真正放手讓市政局自行運作及問責,不用費神,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專注更高層次的政治、經濟、保安等管治工作。市政局管轄的事務不濟,出了問題,市民只會追究市政局及市政局議員的責任,不會罵政府,這便是英國殖民地管治聰明之處。英國人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很靈,誠然還有港英政治部和英國情報部門看不見的控制,令官員帖帖服服,效忠英女王代表的王室。
取消市政局後政府收回權力,區議會只是諮詢性質沒權,立法會根本沒時間、沒人手、沒專業、沒架構可以承接原來市政局大量繁瑣的市政民生事務,實行對政府部門及時和有效監察。立法會結構也不會如市政局那樣有職、有權、有責地實施具體管理操作,從而必然導致市政工作疏漏引致大量不滿,而這些不滿和抱怨便自然而然地向掌權者宣洩,向接手的政府部門追究。一個本來可以「無為而治」的特區政府從此不得安寧了,形象也隨着市民的投訴和不滿批評而倒退了,陳方安生把英國人未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