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挫本港經濟,港府斥資約900億元推出的保就業計劃去年11月結束,不少企業「捱唔住」隨即結業並遣散員工。勞工處資料顯示,保就業計劃結束後,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間,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申請個案達817宗(見表),涉款7,514萬元,其中零售業的申索金額更飆至1,279萬元,按年激增近四倍。有破欠基金委員會委員指因申請需時,未來數月情況或更嚴重;有工會則批評港府離地,對打工仔支援不足,消費券亦只聞樓梯響,拖慢本港經濟復甦速度。
公司一旦倒閉或清盤,僱主無法支付欠薪及遣散費等,僱員可要求法院頒發清盤令,並向破欠基金申請特惠款項。本報向勞工處查詢保就業計劃完結後,破欠基金的申請情況,發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間,便錄得817宗申請個案,涉款7,514萬元,款額按年急增近40%,當中今年2月的申請個案更高達234宗,涉款1,374萬元,較去年同月的601萬元急增1.28倍。
至於各行業的申請情況,零售業惡化最嚴重,申請個案有112宗,申索金額高達1,279萬元,較2019至2020年同期的261萬元,激增近四倍。餐飲服務活動及進出口貿易行業同屬重災區,分別有263及132宗申請個案,涉款1,244萬元及1,571萬元。
破欠基金委員會委員林振昇指出,由於遭欠薪的工友申請破欠基金前,須先到勞工處進行調解並申請法援等,需時至少3個月,故有關數字有滯後,僅能反映保就業計劃剛完結的情況,料未來數月才「見真章」。
零售、商業及成衣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則指,疫情尚未見頂,不少市民「慳得就慳」,進一步重挫市道及打工仔生計,預料零售業情況或再惡化。她批評,疫情下港府鮮有支援僱員,拒推失業援助金,消費券至今亦只聞樓梯響,斥當局施政「唔貼近市民」,同時緩慢兼離地,拖慢經濟復甦速度。記者林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