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滅鼠工作大花筒,不斷倒錢,過去11年耗資近17億元公帑防治鼠患,惟去年上半年的鼠患參考指數仍維持3.6%的高位,而2019年更高達4.2%,是自2009年以來最高。有專家批評港府高科技滅鼠只流於表面工夫及口號,質疑工作成效低,令鼠患一直纏擾不休。
本港多區遍布垃圾,如舊區街道、後巷、天井垃圾堆積,惹來蟲鼠問題不斷。而近月港府多次封區強制檢測及大清洗,亦被踢爆用洗街車沖洗街道後,沒有清走垃圾,只是將垃圾掃入排檔底,街道垃圾依然。面對鼠患圍城,食環署防治蟲鼠組職員曾多次被揭「蛇王」偷懶,當局被轟監管不力。
本港鼠患問題持續惡化,2018年更爆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截至去年12月底,全球16宗相關個案,本港已佔15宗。街市鼠輩橫行,一旦有老鼠「躝過」食物及汽水罐面,或遺便溺在罐面,不知情市民隨時「中招」,感染各類傳染疾病甚或是大鼠戊肝。有醫學界警告,社區出現老鼠是響起警號,反映環境清潔不足。
港府治鼠技窮,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制訂今年防治鼠患及蚊患的工作計劃及指標,惟會上滅鼠工作多是老調重彈,如在鼠患嚴重地區增加熱能探測攝錄機偵測,以及新增平台即時向各部門發放鼠患參考指數等。但其實食環署去年已經進行熱能影像攝錄機測試,被業內人士批評未能對症下藥。
食環署近年引入不少新科技滅鼠,包括氣壓滅鼠器、夜視攝錄機及熱能影像攝錄機等,惟種種科技仍未能成功滅鼠。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則批評當局使用高科技收集數據滅鼠是表面工夫,叫市民消除老鼠「食、住、行」三方面亦流於口號,未有實際執行,認為應加強改善環境及執法力度,以提高阻嚇力。
港府過往平均每年動用1.5億元滅鼠,估計每隻老鼠涉及開支約4,000元,惟成效不彰。高科技更被揶揄不及民間智慧,有網民自製低成本高效捕鼠器,包括在水桶放入鼠餌,再封上保鮮紙,老鼠便自投羅網,當局或可以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