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口高齡化,港府無力解決安老宿位緊絀問題,令不少長者「等到死」亦未獲宿位,必須留在居家安老。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承認,社區照顧服務需求增幅十分之大,港府已增加有關服務供應量,但仍只是在追落後,有需要繼續爭取資源,改善服務的質量,以免愈追愈落後。有團體批評,港府「所有嘢都追緊落後」,亦欠缺執行決心,在提供場地方面「揸得好緊」,促當局增撥資源,助社福機構提供服務。
羅致光在網誌指出,雖然安老院舍服務一直備受關注,但從政策的角度,「居家安老」才是重點,而當中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將在今年4月增加1,500個體弱長者服務名額,累積增加近30%。他又提到,綜合家居服務隊近期已進行一次「大手術」,重新劃分服務區域,把每隊的服務範圍收細,減低重疊。
他續指,綜合家居服務隊經改動後,只是表面上減少服務使用者的選擇,體弱長者仍可選擇另一服務,即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他說,該服務以整筆撥款資助模式運作,體弱個案服務人數已由2017至18年度的9,721人,增加至2020至21年度預期的11,572名,即增加19%。
羅又提到,正值第3階段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將於2023年9月結束,而服務券數量由初期3,000張,增加至現時的8,000張,增幅達167%。至於日後會否恒常化,則有待檢討。
香港老年學會總監陳靜宜批評,港府所提供的社區照顧服務種類繁多,十分複雜,形容情況「好亂」,難以令使用者及其家屬清晰了解其分別,認為當局應作統整。她又批評,港府「所有嘢都追緊落後」,包括安老院舍宿位及社區照顧服務等,部分長者即使病情有好轉,亦擔心日後要重新輪候,而不欲暫停服務,選擇「霸住張櫈仔」,認為港府應增撥資源,令長者毋須憂慮。
她續指,不少社福機構均面對場地及人手不足問題,批評港府雖看到問題,但欠缺執行決心,在提供場地方面「揸得好緊」,促當局於新建樓宇中預留地方,或以較便宜租金出租場地,供社福機構提供服務。她又提到,本港照顧員形象及薪金較低,業界「好難請人」,促當局加強宣傳,吸引年輕人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