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面對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不時每天破百宗。雖說世界各地疫情在冬天都有惡化,但內地疫情基本上是受控的,港府的防疫工作顯然仍有很多問題。港府一直拒絕進行全民強制檢測,而對於封樓檢疫,反應更是慢得令人難以理解。政府或許不希望以辣招抗疫,以免經濟進一步惡化,可是疫情一天無法控制,香港的經濟仍只會是一潭死水。政府希望疫苗可以解決問題,表示會做全民注射,然而在疫苗效果尚未有很確實的數據時,港府張弛無道地等待運氣的管理方式,必然使香港經濟無法走出陰霾。
港府一直強調抗疫要鬆緊有序、張弛有道,但回看香港自出現第2波疫情以來,政府抗疫根本是失序,特別是面對疫情擴展到全球,並且未如初期估計在夏天結束,港府對抗疫管理似乎失去了目標。
就以隔離安排來說,內地和香港根本不是同一個水平。筆者有一個朋友,家人在第3波疫情時從內地回港,早前返回內地,他們發現內地的隔離,在關口有專車送到隔離酒店,酒店各樓層是有24小時當值人員看守。第一天和第13天都會派護士到各房間做核酸檢測,每天還有早晚各一次的量體溫。但香港是讓被檢測者自行到隔離點,只做一次自行取樣的核酸檢測,還要自己聯絡快遞或交給家人送去收集點,隔離酒店也沒有量體溫,每一個環節都有風險。再說,香港防疫安排是沒有分風險區管理的概念,像來自內地低風險地區,與來自歐美那些極高風險地區回港的,竟用同一的檢疫管理方法。
至於封樓檢疫問題,其實在上半年沙田瀝源邨、慈雲山出現群組感染時已出現,部分出現感染群組大廈的住戶出走,這無異於把疫情進一步擴散。筆者認為港府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無法下決心封樓;二是不願意拿出資源去聘請臨時人手和社區協作支援封樓工作,令居民可以安心檢疫。據筆者了解,內地在封城、封小區期間,居民生活所需雖然有點緊張,但仍然有基本支援,這方面除了依靠科技,也倚賴政府和社區的工作支援,而港府對此卻一直相當逃避。
港府似乎寄望疫苗可以解決疫情問題,然而內地疫苗仍要等待成功研發及大量投產;而美國疫苗在美、英開始施針,已出現多宗過敏反應,而且據報該疫苗需要在攝氏零下70度儲存,也就是比南極冬天平均溫度還要低。美國一些專家更擔心,以美國現時疫情嚴重到平均每分數都有人死亡的情況下,疫苗作用恐怕很有限。
近日有「藍絲」網紅對港府的抗疫管理表示不滿,有人對此大惑不解,但筆者相信大家沒有改變。從去年反修例事件到今天抗疫管理,大家對港府的鞭撻還是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軟弱無為並欠缺主軸,怕惡懼外,倚賴中央。筆者認為港府最需要的不是新冠肺炎疫苗,而是盡快調整管治和防疫心態,短期內參考內地措施,從嚴防控疫情,加強中、高風險地區的識別和隔離安排,盡快開放低風險區往來及落實相關管理,這才能讓香港經濟穩步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