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情棟理:香港要清零 特區政府要硬起來

最近經常聽到一個詞語,清零,指連續14天沒有本地感染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內地在很早的時候已經清零,為世界立下楷模,香港則是可望而未可即,源頭不明個案不斷,輸入個案又未止,社區傳播鏈再現。執筆時,不明源頭感染個案激增,更出現了新的跳舞群組。清零,遙不可及。

香港要清零,其實欠缺了甚麼?在我看來,就是欠缺了特區政府硬起來的決心。回顧疫情發展,從初爆發到如今冬季第四波,口岸檢疫、家居隔離漏洞處處,特區政府的抗疫措施很多時都是追着疫情屁股跑,而不是跑在疫情前,有時候又在保障私隱、恢復經濟活動與嚴苛防疫之間猶豫不決,進退失據。

遏止疫情的不二法門要靠大量檢測、排查,及早揪出隱形傳播者,切斷傳播鏈。全民強制檢測是重要一步,內地做到了,香港做不到。早前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本來有機會排除萬難實施全民強制檢測,卻因為反對派說了幾句為反而反的話,製造謠言,舉舉抗議紙牌,特區政府便畏首畏尾,把強制變自願,退一大步。結果是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卻只有百多萬人檢測,抗疫成效大打折扣,和清零的距離又拉遠了。

最近有專家及業界重提做一次全民強制檢測及持續性高風險群組強制檢測,例如已有四十多人染疫的的士司機界,便應該盡快推行定期強制檢測,全面在加氣站設置檢測點,方便司機在輪候加氣時領取「樽仔」、交「樽仔」,甚至強制司機不檢測不准開工,規定展示陰性檢測結果等等,既保障司機更保障乘客。

另外,特區政府已制訂法律框架,若醫生懷疑病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可發出書面指示,要求病人接受檢測。特區政府終於踏出這一步,本屬好事,豈料醫學會會長竟指摘特區政府「有恐嚇意味」、「霸王硬上弓」,又質疑日後醫生會遭秋後算帳,其反應讓人懷疑,他是否只顧醫生利益而背棄公共健康這重大公眾利益?

記錄市民行程、萬一確診方便追蹤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不但姍姍來遲,覆蓋面亦不足,宣傳未能做到鋪天蓋地,無孔不入,叫人失望。話說程式推出當日,我花了一早上也未能在Google Play上找到「安心出行」的芳蹤,想捧場卻無法下載程式,讓人氣餒。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有九千多個場所參與項目,這數字少得可憐,而且當中大部分是政府機構或場所,覆蓋面那麼細,程式效用成疑。這幾天,我到周邊常去買日用品的屋邨商場走了幾趟,無論商場、酒樓、餐廳、快餐店、超市等等都找不到「安心出行」的二維碼。特區政府為甚麼不加大力度,要求全港公共處所,特別是商場食肆及公共交通工具加入?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解說時,竟不強調防疫需要,卻一味強調保障私隱,疫情當前,這是矯枉過正,「做啲唔做啲」無助遏止疫情,說到底也是特區政府未夠決心,力度不足,也不及時。

行政長官早前大鑼大鼓北上,與多個部委見面,聲稱爭取多項惠港措施,提高了《施政報告》的「期待值」,當中就包括香港如何清零、「港版健康碼」何時推出、中港能否通關等等。廣大市民更期待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明確交代清零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特別是香港在採購疫苗方面做了甚麼工作?和哪些藥廠簽訂了合同?甚麼時候可取得首批疫苗?下周三,行政長官公布《施政報告》的大日子,大家拭目以待。

黎棟國

逢周六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