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陷第4波 專家警告強制檢測不能拖

本港近日接連錄得新冠肺炎不明源頭個案,包括多名的士司機。三位政府專家顧問均指出,本港恐怕已踏入第4波疫情,專家顧問之一、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過去一周有14宗無源頭個案,單在過去3日已有11宗,並分布在不同地區,之間亦無流行病學關連,當有大量源頭不明個案,將難以追蹤密切接觸者。

許表示,衞生署已要求抵港的機組人員在機場等候病毒檢測結果後方可離開,以防輸入個案滲入社區,現時在機場採用的快速檢測技術,全程僅需時約52分鐘,加上基因提取,準確度高。他說:「感染病毒不分職業,建議從高危國家地區抵港的領事,至少在機場做一次檢測,陰性結果才可進入社區。」9月中起,本港接獲逾30宗尼泊爾返港人士的確診個案,他們曾於尖沙咀的酒店檢疫,有個案在檢疫後期出現症狀,但未有通知衞生署,結果返回住所將病毒傳給家人,估計病毒因此滲入社區。

倡「罩不離口」 記錄行蹤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本港疫情走向難以估計地步,第4波疫情或已開始,建議市民外出時「罩不離口」。他認為,邊境防疫難以做到滴水不漏,雖然現有強制中國以外地區回港人士在酒店檢疫,但有確診患者的病毒潛伏期達24至25日,就算隔離14天也於事無補,定必有漏洞出現,機會率約5%。

他表示,市民謹守社交距離措施,戴好口罩之餘,亦應盡量用手機記錄行蹤。就政府推高危群組強制檢測,袁認為有關群組不少是草根階層,需擔心工作及收入受影響,建議政府增加市民做檢測的誘因,減低檢疫和隔離對市民的影響。

堵隱形傳播鏈為急務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根據最近兩周趨勢,這是爆發第4波疫情的先兆,未來一至兩周是控制疫情的關鍵,須堵塞社區隱形傳播鏈。他又認為,收緊措施有警號之效,提醒市民停止高危活動及到訪高危場所。

梁又指,有居於疫廈或高危行業人士拒絕病毒檢測,按公共衞生角度,政府有理由實施強制檢測,建議首先將運輸、安老院舍、街市等的從業員列為特定群組,或須每星期進行檢測。他又建議政府應該設立更多收樽及派樽地點,數量如便利店及港鐵站一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