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談起香港基層的居住問題,剛讀到一則有關「太空艙」的報道,有記者親自去深水埗舊式唐樓,親身體驗租住太空艙的生活。
一個唐樓單位,分成上下格二十個床位,每個六點三呎乘三呎,高度是可以在床位上坐着。每個床位有儲物櫃,間隔開來可以關上,保障私隱。因為床位是一個封閉小空間,所以叫太空艙。整個唐樓單位有共用廚房和兩個廁所,全單位有冷氣。不少住客在酒樓食肆工作,可能因上班時間不規則關係,乘坐公共交通不方便,所以就近租用作臨時住宿。有些住客另外有家庭居所,如住離島、深圳等地,放假才回去,也有住客是長期租住。每個太空艙月租二千到二千五百元,該報道說甚為搶手,已全部租出。粗略估計,二十個太空艙租金收入四萬元,若改為整個唐樓單位出租,恐怕收到的租金不會超過一萬元,改成太空艙出租划算得多。
租住床位並不算甚麼新生事物,一些私樓單位一向有床位出租,回歸後依然有人居住床位,前任特首競選時,還特別找社區組織協會主任帶他去這些單位訪問,吸引傳媒報道。不過當時還未有太空艙這個新名詞。
同區內不少人會租住一些劏房單位,即是把一個普通住宅單位間隔成幾個更小單位,每個單位約一百到一百二十平方呎。單位用磚牆分隔,內有獨立廁所浴室,也有獨立冷氣。業主會為這些劏房加裝水電分錶,好計算應負擔的水電費用。市區內這樣一個劏房,月租約六千到八千元,一般租住這些劏房的,多是在市區上班的白領,主要是一人獨居,也有一家兩囗,這樣的小單位兩個人居住算是十分擠迫。
初時接觸劏房這個名詞覺得有點刺耳,「劏」是宰殺意思,是貶義詞,這種把原來單位分隔出租的方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出現,不過當時叫作「梗房」,意思是用磚牆間隔房間,不帶廁所浴室。梗房當時算是條件較佳的分租單位,因還有條件更差的板間房,這些房間用厚板間隔,高度不會直達天花,約留一呎位方便採光和空氣流通。板間房比起梗房來說,當然少了私隱,家人在房間裏談話,鄰房及外面都能聽到。不過那是個匱乏的年代,有私人樓房裏面的間隔單位可以居住,已比山邊用臨時物料蓋搭的木屋安全得多,那個時代一家八口一張床並非罕見。
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着政府開始興建大量公共房屋,才算初步解決各區僭建臨時房屋問題,私人樓宇的居住環境也得到改善,香港居住公共房屋和資助自置居所合起來約佔總人口百分之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