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逾22萬人次抵港免檢疫

衞生署作為最前線的邊境把關防疫部門日前反成播毒兇手,搞錯一名印度抵港的領事人員為豁免檢疫人士,「放生」他返回住所,自製社區播毒危機。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數字,上月的豁免檢疫人士較八月升逾一成,單月高達四萬五千人次。有專家指現時每日均有大量獲豁免檢疫的人士抵港,但衞生署沒有吸取教訓作出跟進,恐日後會繼續有同類事件發生,建議該署統一整合豁免檢疫申請安排,免入境者抵港後才依靠前線職員人手核對,增加出錯風險。

食衞局數字顯示,今年五至九月錄得合共有超過廿二萬六千人次獲豁免檢疫,五月僅錄得約四萬人次,六月就上升逾一成四,近四萬六千人次;至於爆發第三波疫情的七月份,該數字「更上一層樓」錄得五萬三千人次,升幅達一成六。數字於八月回落至四萬一千人次,但於九月再反彈至四萬五千六百人次,上升逾一成。

促自動化核實 精簡流程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衞生署「擺烏龍」事件正好揭露了現行豁免檢疫制度的問題,指豁免檢疫級別太多,單靠前線憑記憶或即場判斷極容易出錯,認為衞生署應簡化流程,在豁免檢疫人士入境前先規定入境者作出申請,並設立系統自動核實其身份是否屬豁免級別,避免對方入境後才由前線人員去即場判斷。他指衞生署一日不改善制度,日後同類的出錯情況只會不斷發生。

對於衞生署錯誤「放生」該名印度領事人員返回住所,梁指情況值得高度關注,一來該署已搞錯對方的檢疫安排,二來這些人士可以不用如一般旅客般須等候檢測結果呈陰性才獲准離開,能直接回家等候,結果製造了播毒漏洞,不但增加同住大廈居民的染疫風險,若染疫者曾外出,更製造新一波的社區傳播源頭。他又說,新冠肺炎患者在發病初期傳染性最高,呼籲衞生署做好把關,勿徒增社區播疫風險。

事件發生於本月十五日,一名廿五歲印度領事男職員當日由印度抵港,在機場進行檢測後直接返回薄扶林花園第六座的住所,翌日檢測結果證實確診。衞生署連日拒交代患者身份,亦拒透露對方是否屬豁免檢疫人士,拖足四日,本月十九日才主動出稿交代「擺烏龍」,搞錯了對方的豁免安排。按照規定,印度被香港列為高風險地區,一般入境者均須於酒店檢疫十四日。

本報昨再向衞生署追問該名確診者的情況及後續跟進,該署沒有進一步補充。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前日表示,前線工作人員在查閱文件時,誤以為他屬豁免檢疫人士,由於相關文件及人士類型太多,她已再次提醒同事要謹慎處理,若有不確定情況要通知主管核實。

機場擬設快速測試化驗室

另外,港府與新加坡早前達成旅遊氣泡的原則性協議,消息指,政府正研究在機場設立化驗室,務求在半小時內有快速測試結果,待港人在取得呈陰性結果後才可上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