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強推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工程,不但投資龐大,掏空庫房,而且落成之期遙遙,肯定遠水不能救近火,這項目拋出來才兩年多,應該從長計議,但高官卻急不及待,極之想短期內拍板動工。這種基建工程,一等一大事絕對急不來,有些小項目可以先發展,政府卻不屑一顧,像水上的士服務,一拖十九年,仍然未能面世,如此進度,教人怎能相信政府辦事效率?
港府在二○○一年初次提出設立水上的士,連繫維港內的景點,作為吸引旅客的特色交通工具。其實兩年後即是二○○三年開放個人遊,內地客湧至,消費力澎湃,市況熱鬧,如果當時水上的士推出,適逢其會,肯定大行其道,起碼賺了第一桶金。可惜政府似乎「大雞不食細米」,把資源及心機都花在各項大白象工程,懶得理小小水上的士,一直未見大力推動,直到二○一二年,即是相隔十一年後,發展局才聯同海事處及運輸署撰寫報告,初步探討開辦水上的士的可能性。然後又議而不行,束之高閣,打入冷宮。
二○一七年商經局又拿來翻炒,提議開辦水上的士服務。翌年才真正邀請營辦商遞交競投興趣表達書,卻因掣肘太多,反應冷淡,運輸署放寬基本服務要求以吸引營辦商投標,等到二○一九年十二月正式招標航線的營辦商,今年三月公布中標者,預計第四季投入服務,有五個固定的上落點,覆蓋啟德至中環,可觀賞維港夜景,由啟德開出的主線全程需約一百一十分鐘,加上WiFi無線上網服務、餐飲及其他服務,對觀光客有一定吸引力。
正當大家望穿秋水,以為一等廿年,終於水上的士可以為維港帶來新氣息,怎料運輸署竟說,今年內不能推出,要押後至最快明年初才可以試行部分航線,一拖再拖,仍然未能真正付諸實行。多年來,多少投資更巨大的基建工程都已紛紛落成,相比之下,小小的水上的士又有何難度?若果是不可行的建議,為何三番四次重新研究推出?實在令人大惑不解。如果說疫情未消,憂慮新服務反應欠佳,那誰又可以肯定明年初可以雨過天青?君不見本地遊飛機河都火速爆滿,今時今日搞經濟不能再墨守成規,畏首畏尾。
大事辦不成,小事辦不好。幾乎所有基建工程都有超支延誤,郵輪碼頭是沒救的蝕本貨,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回本無期,沙中線醜聞不絕危機四伏,證明這個無能政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沒有能力應付大項目,其實應該腳踏實地,從小項目用心經營,例如水上的士,一步步建立相關配套,與景點緊扣,開拓財源,總好過幾十幾百億倒錢落海。
曾經的航空業龍頭國泰計劃大裁員,反映香港經濟在危急存亡之秋,政府卻依然事事歎慢板,相反深圳如日中天,卻不敢怠慢,大力推廣旅遊。港府對開拓旅遊沒有規劃,缺乏創意,只是食老本,有新機會像水上的士也拖延。官員目光如豆,太過着眼短線,不懂未雨綢繆,導致遇到新機會未能把握先機,遇到困境就立刻退縮。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是水上的士不適合香港,而是廢柴政府配不起這個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