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深圳消委會測試 劣質家用美容儀 六成釋鎳超標 最高150倍

家用美容儀在疫情下廣受歡迎,各式儀器聲稱可改善皮膚衰老、瘦身及纖體等,足不出戶就可達美容院效果,令愛美女士趨之若鶩。但內地近日研究多款網購平台高銷量的家用美容儀,發現逾半儀器重金屬鎳釋放量超出歐盟標準,最高超標近一百五十倍;專家亦擔心部分劣質儀器會造成過敏、低溫燙傷或美容效果不佳等。有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直言接獲不少人使用儀器後求診,「執手尾」個案更愈來愈多,忠告市民應審慎使用這些儀器,否則美容不成,更恐毀容。圖/文:專案組、兩岸組

疫情下市民減少外出,美容院亦受停業令影響長期關門,家用美容儀成「疫市奇葩」銷量激增。各式家用美容儀應用原理包括微電流、電離子、射頻電波、LED等,標榜可達致「提拉瘦臉」、「淡化皺紋」、「抗衰逆齡」等各種美容效果,有社交平台顯示這些產品的消費用後報告達廿五萬條,亦有過萬人收藏產品。

然而,深圳消委會近日測試十款家用美容儀,發現其中六款儀器重金屬鎳釋放量超出歐盟標準,最高超標近一百五十倍,長期接觸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風險,甚至引起過敏反應;其中兩款儀器使用時更可能存在低溫燙傷的風險。不少用戶在試用美容儀後對產品宣稱的提拉、清潔和導入效果不滿意。其中五款電離子型美容儀的二次清潔卸妝效果不明顯,有用戶直言卸妝效果不如日常人手卸妝,補水效果不如敷面膜五分鐘。

無規定臨床驗證 為增銷量炒作

有內地專家表示,目前家用美容儀不屬於醫療機器管理範疇,無硬性規定進行臨床驗證,相關部門也沒有推出行業標準,有企業為增加銷量誇大宣傳效果,甚至炒作。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員呼籲,在國家強制性標準實施前,相關企業需保持產品質量。

大批內地消費者購買後未能堅持使用或認為沒有美容效果,有網民指實際使用效果與商家宣傳不符,更有消費者表示,用後出現過敏症狀,或使用儀器時漏電等。本港亦有網民分享網購微針及矽針保養後「爛面」的經過,有人指自行做矽針護膚後,皮膚出現暗瘡、暗粒及乾紋,歷時將近一年,膚質才回復正常。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亦指,不時接獲有人使用儀器後求診個案。不少使用射頻或光學去改善皮膚效果的儀器,其電流沒有一致工業標準,不排除有人為追求效果而過量使用,導致皮膚灼傷及過敏情況。部分儀器如塑身棒的電鍍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重金屬鎳,過量吸收會引致第四類特殊過敏反應,即皮膚持續性發炎,會紅腫及痕癢,一般普通療程未必可根治,需要清除過敏原。侯又稱,一些用作清潔皮膚的儀器若過量使用,亦可能出現敏感肌膚症候群,「塊面會愈洗愈敏感,愈洗愈粗糙。」此外,家用美容儀未有徹底清潔,或者共用,亦可能有衞生問題。

LED藍燈治暗瘡 反增加黑色素

「有啲人照藍燈原本想改善暗瘡,但結果係搞到黑色素多咗同埋啲斑深咗。」另一皮膚科專科醫生陳衍里亦指,家用美容儀器沒有監管,曾接獲有病人使用治療暗瘡的LED藍燈後,黑色素反而增加,不但沒有改善皮膚問題反需求醫。

港府監管不力 消費者蒙受風險

「政府喺監管美容儀器方面一向被動,唔好等到出意外先去處理!」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疫情下市民在家美容增加,惟市面的美容儀器缺乏監管,部門對規範網購亦分工不清,令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市民購買儀器往往需自行承擔風險。

容認為當局應主動進行檢測,要求在港銷售的產品貼上標籤,如列明何種人士不適合使用,售後亦要有途徑讓市民求助,保障消費者權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