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預報「閂水喉」縮減疫情紓困措施,但卻繼續推動造價六千多億元的明日大嶼「大花筒」計劃,昨日有消息指,政府考慮公私營融資方案包括發債或將工程費分十年計入工務工程開支。有關注團體批評政府發債有利息成本,長遠對庫房造成壓力,政府應宣布明日大嶼計劃壽終正寢,給市民喘息機會。有議員質疑當局現時遇上大阻力仍強行推明日大嶼這項龐大工程,過程中會否涉及私相授受,存在某些利益集團會獲益的弊端,或者隱藏不可告人的詭計。
議員尹兆堅批評,政府今次再次重施故技,以公眾利益、振興經濟等名義,包裝工程中所牽涉的私相授受,令人質疑過程中有利益輸送嫌疑,直斥做法是不道德。對於在經濟惡劣下,政府仍一意孤行推出明日大嶼,尹形容政府如同「病態賭徒」一樣「瘋狂晒冷」,以港人的集體荷包豪賭。
尹解釋,政府以篤細數、高估收入的情況下預計工程可收回成本,但在現時情況,估計政府未必能收回成本,認為即使庫房未必一鋪清袋,亦會「輸到見骨」。尹認為,政府應引用《土地收回條例》來收回逾千公頃的荒廢農地和棕地來興建公屋,質疑政府現時做法是否欺善怕惡,不敢得罪大地產商。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經濟不景,市民財困,政府即使集資亦會有困難,政府若發債若干年後亦要派息,將增加庫房的壓力。此外,若公私營合作,財團定會將土地壓價,且恐會出現財團預先囤地的問題,亦會令政府日後可賣的土地減少,影響庫房收入,還有面對填海海沙成本上升等問題。他認為,最佳的做法是政府放棄明日大嶼計劃,宣布計劃壽終正寢。
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黎廣德批評政府發債進行明日大嶼計劃是掩耳盜鈴,令庫房負擔更重,例如原本六千多億元的項目,連同利息後會變了七千多億元,政府變相是自己「捉蟲」,發債表面上是令市民安心,實際上是令到納稅人及庫房的負擔更加重。
至於政府或將工程費用分十年計入工務工程開支,黎指若工程時間延長,更反映工程沒有迫切性,與政府當初指急需填海覓地不符。黎續指,近期已有新界人士表態可與政府協商交出祖堂地(俗稱「阿公地」),若成事可快速收回逾千公頃的土地,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認為政府不應「捨易取難,捨近取遠」。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表示,本港近年的國際評級下跌,競爭投資環境等條件下降,假設以政府名義發行債券,國際投資者或市民都會衡量風險,債券的利息必須略高,才有吸引,但此舉又會加重庫房的壓力。此外,他又指若政府參考公私合營發展方式,政府或會失去發展土地原意的主動權,因發展商對土地用途或另有期望,未必與政府原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