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財神就在自己家土壤

旅遊氣泡與健康碼都是只聞樓梯響,高官煲冇米粥最拿手,港府早前去信十一國,誠邀對方建立旅遊氣泡,包括德國、法國、瑞士、日本、南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一直未獲正面或明確回應,本港疫情反來覆去,人家都要找安全穩妥的氣泡才可以向國民交代。例如澳洲及新西蘭的緊密關係,亦用了幾個月時間商討安排,最近才開始通航。

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好不容易有得認威,日前搶先宣布香港與新加坡達初步旅遊氣泡協議,旅客往來兩地不設任何目的限制,而且並非只限於商務往來。但是他補充說,仍需要在兩地互認病毒檢測結果陰性得共識,未來數周開展相關工作,未能預計實行時間表,即是十畫都未有一撇,讓喜歡旅遊的朋友空歡喜一場。

疫情始終未散,旅遊氣泡能否談得成,要視乎本港疫情會否在短時間內惡化,如果疫情有變化,成事機會就不大。但冬季來臨,加上部分抗疫措施放寬,實在難以估計未來短期內的波動。專家公道地說,幫理不幫親,本港十月份兩星期有一百一十多宗確診,有六十二宗屬本地感染,多數是群組感染,幾乎全部源頭不明。而新加坡同期確診數字相若,沒有源頭不明個案,新加坡的防疫措施比本港更嚴格,進入一些人流多的商場需要出示證件,亦限制持有旅遊證件人士進入。相比之下,自然是香港輸出病毒,機會較由新加坡病毒輸入本港為高。

本地專家亦不看好與外國的旅遊氣泡,倒不如腳踏實地,捨遠取近,首先搞好與內地互通的健康碼。內地客早成為本港旅遊、零售、消費及酒店業不可或缺的收入來源,他們由去年暴潮開始不來了,現在是不能來,本港經濟立即變成死水。相信爭取港版健康碼盡早實行,應該難度比與新加坡通關較低,局長不要好高騖遠,財神就在自己家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