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都市病愈來愈常見,加上吸煙或不良生活習慣等,年長患者出現血管阻塞的情況不斷攀升,其中周邊動脈血管栓塞可以無病徵,但嚴重可引致截肢,不可忽視!周邊動脈血管栓塞指主動脈以外的血管,有粥樣斑塊於內壁形成,導致血管收窄及閉塞,無法供應足夠血液向下肢。現時社區有向高危群組進行上下肢血壓比指數(ABI)篩查,評估血管阻塞程度,及早找出病患,惟指數有機會受其他因素影響,或需作更詳細檢查。
外科顧問醫生楊應歡指出,周邊動脈血管栓塞並非罕見,男女患者比例相若,關於發病率,本港暫未有大型普及調查,近期發表的研究指出,約二百五十名病人中七十歲以上的患者大概有近兩成。楊續稱,一般而言,病徵可分為四個程度,第一級為無症狀,患者並無任何病徵;第二級最常見,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步行一段距離後腳部開始痛楚,休息時痛楚會減輕;第三級則在靜止時亦感痛楚;而嚴重患者,傷口會出現潰瘍,甚至組織壞死,若病情惡化,需截肢的機會率很高。
至於治療方式,楊說普遍患者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煙,並做好足部保養,因下肢血液不足,傷口難以愈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此外,患者需控制好血壓等風險因素,間歇性跛行患者則需服用血管舒張藥,以延長步行距離,楊亦鼓勵患者要多做運動。
隨着醫學進步,重症者可透過微創或傳統搭橋手術,重新擴張血管以改善供血情況,讓傷口有愈合機會,楊又指,曾有一名八十四歲男病人,因下肢血管閉塞導致腳部有兩處潰瘍,行路出現困難,狀況持續一年,透過微創手術,病人三個月後可利用拐杖重新步行。楊提醒,患者接受手術後仍需改善生活習慣及長期服藥。最新有研究發現,病人手術後服用新一代薄血藥及阿士匹靈可以減低術後復發的風險,延長血管耐用性。記者李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