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涉及鄉郊規劃問題外,丁屋更衍生出「套丁」行為。本土研究社曾發表新界套丁研究報告,指本港至少有近萬幢丁屋疑似以套丁方式興建,佔四萬多幢丁屋的四分一,當中以元朗最嚴重,牽涉逾四千幢。本報亦發現,地政總署近十年批出逾四千宗批准撤銷轉讓限制,被質疑是縱容原居民牟利。
地政總署年初的數據顯示,二○一○至一九年,每年批出的撤銷轉讓限制的個案數目均有三、四百宗(見表),過去十年共有四千三百八十八宗申請獲批,佔獲准興建丁屋總數近半。
木土研究社兩年前的報告亦揭示,新界最少有九千八百七十八幢丁屋懷疑涉及套丁,佔政府當時丁屋總數四萬二千一百三十一幢的兩成三,當中以元朗最嚴重,共有四千四百九十五幢,佔疑似套丁興建丁屋的總數近半,其次是大埔及北區,分別有一千八百六十四幢和一千二百零五幢。
而在二○一五年,十一名原居民和發展商被裁定串謀詐騙罪成,是政府首次就套丁提告。惟本研社認為案件欠缺阻嚇性,套丁情況仍然持續,直指政府需負上一定責任,包括政府早年規範丁屋轉讓、容許「飛丁」、丁屋拆伙等寬鬆措施,至○七年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更剔除原居民申請丁屋時,需表明不將丁屋轉售的聲明,令套丁非刑事化,導致情況急劇惡化。
報告建議政府增加地政總署人手,審批分割地段申請,亦應恢復套丁刑事化的規定,惟兩年過去,當局至今仍充耳不聞,未有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