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廢柴 丁屋問題懶拆解 鄉郊湊數毀生態

西貢大環村事件揭示丁屋問題無王管。丁屋問題是港英遺留下來的炸彈,港府多年來懶理,事到如今,為滿足新界原居民需求,專為他們興建丁屋而設的鄉村式發展地帶,總面積逾三千三百公頃,遠多於港府所指,缺地逾千公頃。議員及關注團體炮轟政府無能,批評此舉予人官商勾結及私相授受之感,猶如明益新界原居民,「政府有地又唔好好運用!」

缺地千二公頃 盲推明日大嶼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出,本港缺地逾一千二百公頃,因而提出多個覓地選項,包括明日大嶼計劃,預算造價已達六千二百多億元。然而,當政府不斷鼓吹以天價填海造地之際,佔地甚廣的新界鄉村式發展地帶卻不入當局考慮之列。

鄉村式發展地帶內的土地主要供原居村民興建丁屋之用。現時,全港法定規劃圖則上約有七百個地帶劃為鄉村式發展,主要覆蓋六百四十二條認可鄉村。此等地帶總面積更在過去十年間有增無減,由二○一○年約三千二百六十公頃,擴大至去年近三千三百八十公頃。約六成的鄉村式發展土地由私人擁有,另約四成則屬官地。

拒釋鄉村地帶 辯稱安置問題

政府早年為了顧及未擁有土地的原居民住屋需要,於一九八一年推出鄉村擴展區計劃,在官地及收回的私人土地上平整合適用地,讓村民可以私人協約方式批租這些官地建屋。雖然此計劃自九九年被凍結,但多年來政府發展了三十六個鄉村擴展區,提供約二千幅丁屋用地,當中批出了近一千八百宗丁屋批約;變成有些土地本來不能建丁屋,之後又准建。

其實多年來社會上對於釋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作其他用途的建議不絕於耳,但政府曾推說,若削減此等地帶的數目或面積,將引發需要相若數量的土地搬遷或安置鄉村的問題。議員郭家麒指出,本港並非無地可用,而是政府眼見有地亦無好好運用。

疑偏幫原居民 懶理無殼基層

郭批評政府與鄉村鄉紳多存利益轇轕,小市民利益往往被犧牲。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五點五年,輪候冊宗數飆升至近廿六萬宗,他指政府麻木不仁,無視輪候市民苦等,仍以珍貴土地資源留作丁屋發展。議員譚文豪亦稱,明白丁屋問題涉及原居民傳統權益,但不少鄉村式發展地帶位於官地內;政府不應將大量公家地留予原居民建屋,因容易予人偏幫原居民之感。

改劃雙重標準 團體炮轟政府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質疑政府處事雙重標準,對於同樣改劃需時的鄉村式發展地帶及綠化地帶,態度截然不同,批評當局一邊推搪改劃前者耗時漫長,一邊卻指後者須積極發展。他認為,政府對於各種用地都應該檢討政策,有必要全面檢視鄉村式發展地帶的發展可行性。基建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