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國語之爭

久不久便讀到有關粵語與普通話孰是古漢語的承傳、孰受外來蠻夷語言污染的爭論:維護普通話排斥粵語一派說,普通話才是中華正統,是現代規範漢語的書面語,所以具統攝作用,粵語不過是南方一隅的土語方言,部分有音無字,難登大雅之堂。支持粵語一派認為普通話源自近千多年的北京話,宋朝時已受遼、金、蒙古等外族侵佔,語言受外族影響甚深,到清代再受滿族影響,與古代漢語漸行漸遠,只不過因為是帝都的語言,才被奉為正統官話,民國後改稱國語。反而粵語因地處南方邊陲地區,避開北方外來民族的語言侵擾,反而保存了不少古漢語的特徵,故比普通話更純正,更接近古漢語。

語言發展轉變是學術問題,需要對不同語言的歷史和變化深入研究,並非隨便噴噴口水便可作出結論。看報章和網上的爭論,都是對有關問題無甚認識,道聽途說,亂作權威者居多,沒有多大價值。

至於一個國家是否需要確定一種全國統一的官方或行政語言,則是政治考慮和行政需要的問題。拿中國來說,民國初年族裔分殊,各有歷史文化和文字傳統,就算是漢文化地區,也是處處方言各異,難以溝通,故挑選一種最多人認識和使用的語言文字,方便人民之間彼此溝通,是建國時期的必須措施。民初國民代表大會選定北京官話作「國語」,其實是取其方便,因已是清代通用的行政語言,轉作文字的白話文亦已開始在民間尤其是報刊流通,較容易全國通用共享。

挑選國語,純粹是語言通行與否、多少國民熟悉的問題,與是否正統、能否繼承古漢語的語法詞彙無關。民國初創時議會曾就挑選國語辯論,粵語只以些微票數落後北京官話而落選。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廣東志士貢獻甚多,出任國民代表者眾,但就全國普及來看,粵語遠不及整個清代全國政府都通用的北京官話方便,這是事實。

香港有些習慣竄改歷史,意圖偷天換日,暗中宣揚港獨的「學者」之流,極力把粵語捧高,貶低內地通行的普通話簡體字,以遂其反共目的,才製造出許多歪理。普通話繼承自民國時期的國語,民國政府時期已開始在全國推行,又因百分之八十人民屬文盲,有學者為了進行掃盲運動,建議推行簡體字,目的是把漢字書寫簡化,方便全民學習,以盡速消除文盲。這些都是民國時期統一行政語言、消除文盲的措施,只不過在解放後才取得成功。某些「學者」之流歪曲歷史,把推行普通話和簡體字的「功勞」全都雙手奉送給共產黨,是對歷史無知,還是在竄改事實去欺騙無知的港獨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