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僅有近兩成市民參與的全民檢測計劃前日落幕,港府昨日終透露,「埋單」的估算花費為五億三千萬元,若按當中只直接找出三十二宗確診個案計算,平均每名確診者花費約一千六百五十六萬元,可謂歷來最貴的「大花筒」檢測計劃;即使按參加檢測人口的一百七十八萬份樣本計算,每份樣本的檢測開支亦高達二百九十七元,由於實驗室人員及檢測工作、試劑成本均非港府負擔,醫療界及政界人士批評全民檢測計劃的成本「不合理」,認為本港第三波疫情源於政府草率地豁免邊境檢疫人士,最終造成巨大人命及及經濟損失,政府應負上最大責任。
港府指出,全民檢測計劃出台時,社會中有不少人潑冷水或者杯葛,結果有一百七十八萬多人投下信心一票,認為大部分參加計劃的市民受訪時反應正面,是值得表揚及欣慰。對於計劃開支龐大,港府指難用金錢去計算價值,因計劃可使港府下一階段的工作更穩定,如放寬社交距離、與其他地區通關等,「帶來的效益遠遠多過幾億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進一步透露,全民檢測至今累計合共一百七十八萬三千人接受採樣,參與醫護有六千五百人,並有四千多名公務員及退休人士協助統籌。政府斥資的五億三千萬元,當中七成,即三億七千萬元是醫護人員及檢測中心支援人員酬金,其餘開支包括檢測中心保安、物流運輸、租用場地及防護裝備等費用。至於位於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實驗室,運作及化驗人員服務費用等,由中央政府負責。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全民檢測計劃直接及間接共識別四十二名病人,包括直接找出三十二宗確診個案,另外與醫管局或衞生署檢測結果重疊的個案有五宗,而患者有五名密切接觸者亦確診。她又指,當中有十三宗個案無病徵,二十宗個案源頭不明,證明計劃有效找出無病徵個案以及截斷傳播鏈。計劃的陽性比率為百分之零點零零二,即每十萬個樣本當中,有二人受感染,政府表示將會進一步檢視其人口特徵。
陳又指,港府會繼續為安老院舍員工、食肆員工、的士司機、酒店員工及物管員工等高危群組,進行重複檢測,預計有十四萬人,每日平均可檢測五千人。港府亦會進行突發性檢測,如某區或屋邨有爆發個案,亦會在該處推行大型篩查。
全民檢測計劃變成「大花筒」計劃,議員郭家麒表示,全球所有地方做全民檢測時,均會考慮成本效益;又批評政府「幫市民就話唔夠錢,全民檢測就話唔計錢(成本)」。有醫療界人士亦質疑,全民檢測計劃的核心開支並非政府承擔,每份樣本的檢測行政開支已高近三百元,實在不合理,而且,參加檢測的人士不夠全面,擔心所得數據亦不夠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