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去殖民化

近日讀書,看了拉丁美洲「去殖民主義」的文章,頗有啟發。去殖民主義在拉丁美洲的研究已蔚成學派,而且在國際學術界與後殖民主義等對戰後有關西方理論反思的學派形成一重要勢力。可惜,在香港和內地,學術主流還是英、美的學派,連歐洲的也被邊緣化,更少有教授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學術主張、理論與研究。香港包括本地大學,實際上一直都是英美的文化殖民地!

去殖民主義的主張認為知識為權力所控制、塑造,殖民者建立殖民地統治當地居民的方法,除了經濟、政治的壓迫之外,還有把社會的知識重新改造。一是把當地原有的歷史文化消滅扭曲,並且重新賦予殖民者認許、與他們利益相符的另一套歷史文化。

二是也把殖民者本身的歷史文化改寫,重新包裝,以證明他們從來都優越,殖民地的統治和各種體制都是順社會發展大勢,比當地居民的社會文化體制更為優越和合理。

去殖民主義學派的重要理論概念,便是包含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在內的殖民性 (coloniality)。這樣的論說便超越了傳統的中心與邊陲的範疇,後者始終是歐洲中心論,並不是從被殖民者的經驗與觀點出發。

典型的例子是民族(nation)的概念轉化為種族(race)。民族是社會的概念,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經歷史形成,也包含地域的因素,組成有着眾多的來源以及影響。種族變成是生物學的概念,社會文化性不是決定因素,反而種族的特性左右着社會文化等表現。似乎是種族的特性由科學決定,也因此,歐美學者可以把非白人種族定性為劣等種族,他們不可能達到白人的發達文明。而且這樣的種族概念,甚至應用於歐美社會裏的非白人種族,他們不會同化於白人的文明之內。種族便借偽科學的名義,變成有優劣等級差別的體系,決定於先天的生物學特性。

或許歐美對發展中社會的要求,是西方化和現代化,並不是直接用上種族主義的標籤,但是同樣地簡單化、標準化。西方化與現代化只有一個模式,一方面抹殺了歐美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道路,另一方面也要把發展中國家全然套入標準化的框框內發展,這即是歐美中心的利益之內。非白人民族的多樣化和融和性被全然抹殺,世界便成優劣的二分化,殖民主義的桎梏解脫不了,而且是由上帝或大自然所決定的。

去殖民主義學派的認知從真實的殖民地經驗總結出來,在霸權主義衰落之際,大有現實意義。

中國有否這樣的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