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六月爆發反修例衝突以來,不少相關案件的判決及法官的判詞備受爭議。東區法院裁判官何俊堯早前曾先後判處多宗反修例示威案的被告罪名不成立,被批評立場偏頗,裁決不公。據悉,何將被調職,由裁判法院轉往高等法院處理原訟庭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暫不需審理刑事案件。另外,近日有匿名信揭發高等法院法官黃崇厚涉嫌於七月三日,在一個有全港裁判官出席的法律簡介會上,批評「藍絲」法官要小心言行,學者批評法官發表具爭議性的言論令司法機構公信力成疑,建議未來改革監管法官的機制。
據悉,何俊堯將被調職,由裁判法院轉往高等法院處理原訟庭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暫不需審理刑事案件,職銜為「刑事案件排期法官」。根據司法機構網頁,「刑事案件排期法官」主要負責原訟法庭審理較嚴重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職責包括處理案件控辯雙方的申請文件,職責只涉及行政工作,毋須親自審案。
議員葛珮帆早前去信終院首席法官,要求嚴肅跟進及立即停止讓何處理反修例相關案件,指何過去審理八宗涉及反修例示威案件時裁決不公,所有在法庭作供的警員均被認為是不可靠證人,令案件中的被告被裁定罪名不成立或輕判。她續稱,不少市民認為何的裁決偏頗,質疑他是否仍適合處理涉及反修例案件,亦擔心事件影響香港司法的聲譽及公信力,盼司法機構盡快澄清,釋除公眾疑慮。
至於黃崇厚涉嫌於法律簡介會上,批評「藍絲」法官要小心言行的事件,雖然司法機構日前回應時強調,匿名信中指黃官所發表的談話內容並不屬實,惟昨日有報道指黃官當日在席間確有提醒裁判官不要加入渲染字句或表達個人政治立場和意見,雖未有直斥「藍絲」法官被「起底」是「唔抵可憐」,惟曾表示有警員因怕被「起底」而向法庭申請隱名,裁判官應需視乎每宗案件的情況作決定,事實上,法官也會被起底,與司法機構早前的回應不同。
對於司法機構涉嫌被踢爆「講大話」一事,一直跟進事件的議員周浩鼎表示,從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既然事件出現兩個版本,外人難以分辨誰是誰非,加上不少反修例示威案件的判刑亦遭質詢,故促請司法機構到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交代,以釋除公眾憂慮和維護聲譽。
實際上,過去亦有法官被勒令停審反修例案件。例如高院原訟庭法官李瀚良去年中曾參與香港大學校友在報章刊登與反修例有關的聯署聲明,司法機構其後證實,已根據《法官行為指引》,在編排李官審理案件時,為避免出現表面偏頗的情況,不會編排他審理與該聯署聲明有關議題的案件。另外,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早前在將軍澳連儂牆斬人一案中,讚賞被告認罪有「高尚情操」,其後司法機構亦安排他暫時不會審理任何涉及類似政治背景的案件。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強調法官判案理應中立,不應帶有太多的情緒,過往多名法官發表具爭議性的言論,均影響外界對香港司法獨立和公正的看法。陳又指現時缺乏機制監管法官,即使是次將何俊堯調職成效亦不大。陳建議未來需改革監管機制,審慎委任法官,若法官出現偏頗也需要考核,不能審議重要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