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疫下露宿者激增 香江恐淪流浪港

疫下露宿者慘過難民!疫情反覆,至今「死唔斷氣」,重擊各行各業,令露宿者激增。本報記者日前巡視各區,發現有不少露宿者流連,經歷早前晚市禁堂食、社區中心暫停開放、球場等休憩場所封閉,一班露宿者流離失所。有關注團體直指,尖沙咀露宿者在第三波疫情期間急升一倍,當中不乏年輕新面孔;而社署數字顯示今年截至三月,露宿者數目較去年同期上升逾百人。前線社工及議員狠批,政府一直漠視露宿者問題,露宿者不斷增加,本港隨時淪為「流浪港」。

「好多因為疫情失業嘅人嚟瞓(露宿)。」年約四十歲、任職地盤工人的周先生指疫情下地盤空缺減少,失業加上家庭問題迫使他八月開始在旺角晏架街行人隧道內露宿。屬於露宿「新丁」的周行裝十分簡便,一張床褥、數塊紙皮、一個黑色大膠袋裝起所有物件,旁邊掛着剛洗淨的上衣,隨便收拾已可馬上離開。他似乎未習慣露宿生活,坦言隧道內焗熱難耐。

趨年輕化 不乏失業首次露宿

「政府根本幫唔到我!」同屬新丁的鄧先生亦瑟縮於尖沙咀海旁,鄧表示,以往從事洗碗工作,新年後失業又無錢交租而露宿至今,狠批政府「不作為」,沒有協助與他一樣因失業而露宿街頭的人。年約五十歲的他早前在社工協助下申請綜援,但至今未有回覆。鄧直指近期露宿人數上升,除失業人士外,更包括一班因封關而滯留香港的人,「太子公園嗰班人因為冇飯食,有啲要喺垃圾桶搵嘢食。」

七月中至八月底全港食肆禁止提供晚市堂食,各區社區會堂及社區中心亦暫停開放,僅夜間臨時避暑中心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時開放予有需要人士,其餘日子露宿者只能「自求多福」。尖沙咀連接文化中心的行人隧道,一直有露宿者扎根。露宿者陳伯以往白天會到圖書館及文化中心涼冷氣、上網,熱夜亦會到廿四小時快餐店「過夜」;但疫情爆發後,他只能留在隧道內休息,早前更難耐炎熱天氣,把被褥由隧道中間位置,搬至港鐵出口旁,以感受站內的冷氣。

無國界醫生項目統籌劉曉靜指早前與團隊到尖沙咀探訪露宿者時,發現該區露宿者人數在短短數星期內急升一倍,尤其在晚市禁堂食令實施後,人數由三十多人急升至近六十人,當中不乏因疫情失業的首次露宿者,甚至出現露宿者年輕化的趨勢,「以往多數係五十幾、六十歲,但近期見到有啲三、四十歲嘅新面孔。」

倡增撥資源 從福利住屋入手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批評政府在疫情期間對露宿者缺乏支援,組織早於二月疫情爆發初期已要求政府開放臨時收容中心卻被拒,防疫物資派發亦較鄰近地區慢。他期望政府可開放庇護中心及協助露宿者租住賓館,長遠則應增撥資源,支援現時關注露宿者組織,並積極推動「無家者友善政策」。

議員柯創盛指政府過往對露宿者支援不足,認為政府可視乎疫情發展,局部開放露宿者聚居地旁的社區中心供露宿者暫住,讓露宿者「有家可歸」。他認為政府應加大力度,從福利、住屋及心理支援等方面,解決露宿者問題,否則露宿者人數激增,隨時令本港淪落為浪流港。

民政署:關閉社區中心防播疫

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指,鑑於疫情仍然嚴峻,署方不會考慮開放社區會堂及社區中心予露宿者暫住,以減低病毒傳播和在社區大規模爆發的風險。

按社署資料,截至今年三月,露宿者人數由去年度的一千二百九十七人急升至本年度的一千四百二十三人,新增一百二十六人,並大多集中在九龍區。社署發言人表示,署方三隊露宿者綜合服務隊在疫情下已加強外展探訪服務,並按情況轉介有需要的個案接受緊急或短期住宿、提供輔導等。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