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行山後按穴通氣血紓關節痛

秋天來臨,不少港人喜歡行山,市民戶外活動時宜提防「秋老虎」來襲!中醫認為,按照天人相應的理論,春夏季屬於陽氣升發時刻,適宜進行戶外活動,而秋冬日照短,屬陽氣收藏,戶外運動時要格外注意,不同體質的人決定戶外運動前應做適當準備,事後按摩穴位,有助紓緩當天可能出現氣滯血瘀的情況。

註冊中醫師翁霆耀介紹「天人相應」,指春夏季正值陽氣升發,戶外活動可以令人心情喜悅,有利健康;但秋冬時期,日照時間較短,中醫認為這是陽氣收藏的時間,建議市民應作較平靜的運動,太極便是其中一類。若市民選擇到郊外行山,應奉行「因人因時因地」的原則,按自己的年紀、身體狀況與能力來選擇路線,心態上亦不應越級挑戰。在行山前應進食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體力。

避免正午出發過量喝水

行山亦有一些小貼士,翁霆耀建議市民應避免在正午到下午三時這段最炎熱的時段出發,選擇的路段應有較多補給點與有樹蔭,並應有多個撤離路線的地點,以便身體不適時可盡快離開。若天文台的暑熱指數高於三十以上,市民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中暑,行山時,亦應不時補充水分,惟過量喝水亦要避免,因為中醫理論是:「脾喜燥而惡濕」,若突然補充大量水分,會令人濕困脾胃,更感疲倦、乏力,又會出現水腫。而且,短時間吸收水分,亦會稀釋人體血液,加大心臟負荷。

宜一個月前練習八段功

行山意外不時發生,翁指平時缺乏恒常運動的人應選擇較安全的家樂徑,切勿一開始便嘗試行走五至六小時的路段,一至兩小時的路徑較適合,行山前應伸展拉筋,或提前一個月前開始練習健體八段功,如第三式的弓步挺腰大揮手,訓練前大腿、小腿與腰部肌肉,又可拉伸後腰,以及第七式的手抱琵琶半蹲踢來訓練上半身的平衡力,以及膝關節與下肢的肌力。

他又指,從不少求診個案可見,有市民高估個人能力,以致行山後出現膝關節與踝關節勞損,中醫認為「不通則痛」,行山後出現的關節疼痛是由氣滯血瘀所引致,市民可嘗試按摩血海、梁丘、陽陵泉、陰陵泉、委中、足三里等穴位,在各穴位按二至三分鐘,至出現痠、麻、痹感即可,亦可配合用手掌按摩大腿及小腿肌肉。記者陳彥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