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各行各業,港府早前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資助計劃施與援手,卻成為騙徒眼中「肥肉」,為呃資助施展五大「賤招」,包括登記假業務或分店、更改業務性質扮合資格、偽造虛假文件、一個單位劏成多個地址作申請、製造虛假店面及相片。警方接獲基金秘書處轉介,近日經調查後拘捕包括人稱「八十後劏房王」的男子等十五人,相信他們提交四十七宗假申請,圖詐取約三百八十七萬元。另外,政府已完成兩輪資助審批,合共批出逾六十億元。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繼今年七月初破獲首宗防疫抗疫基金詐騙案後,同月中再接獲基金秘書處報案指發現多宗可疑申請,經逾一個月追查後,上周四及前日在全港多區展開行動,以涉嫌欺詐及企圖欺詐拘捕十三男兩女(卅一至六十一歲),檢獲一批文件、電腦及手機。被捕人士分別報稱商人、地盤判頭、保安員、退休人士及無業等,涉嫌在三月至五月提交卅八個「零售業資助計劃」及九個「美容院、按摩院及派對房間資助計劃」(下稱零售業及美容院資助)申請,涉款約三百八十七萬元。
消息指,其中一名被捕姓吳(41歲)男子,人稱「八十後劏房王」,他曾高調稱靠出租劏房發達。有人知道政府派發資助後,隨即開了十一間聲稱售賣家居用品的公司,以八個商業登記試圖騙取共八十八萬元,惟未能成功。所有被捕人士現正被扣查,其中三宗獲批的共廿四萬元款項,當中一個申請的銀行戶口被凍結十六萬元,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據悉,騙徒採取五大手法詐財,其一是在商業登記署登記新業務,或為原有業務登記新分店,並訛稱於計劃指定日期前已營運,誇大業務規模獲取更多資助。第二種則是申請人原有業務性質不屬資助類別,卻前往商業登記署試圖更改,以訛稱業務符合計劃資格。第三種是提交虛假文件,例如以自己及家人曾租住物業的電費單等偽造住址證明,並以虛假的強積金付款結算書誇大僱員人數,實質卻並無營運。由於秘書處不處理重複地址申請,另有騙徒巧施第四招,將單位劏開租予不同業務持有人,申請時填寫不同房號意圖誤導。
最後一種是用不同方式製造虛假店面及相片,包括從網上下載或攝下他人店舖的相片,再修圖更改名稱以至加入聲稱售賣的產品;借其他人的店舖放置公司招牌「借景」拍照;將招牌或寫有業務資料的易拉架,放置在工廈或住宅外佯裝經營合資格公司。
當中涉及的商店包括酒舖、書店、建築零件舖等,甚至有騙徒大膽使用A4紙製作的簡陋招牌「博大霧」。
政府發言人昨表示,基金秘書處就零售業及美容院資助分別收到約九萬三千宗及約一萬四千宗申請,其中約六萬九千宗及約一萬三千宗獲批,各涉及近五十五億元及逾六億一千元資助,同時秘書處正全力協助警方調查個別懷疑詐騙個案。警方對不法之徒趁機騙財予以譴責,呼籲市民勿因一時貪念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