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回收口號耳熟能詳,三色回收箱隨處可見,但香港廢物回收率卻一年不如一年。早前在各區巡迴展出的新設計垃圾桶及回收箱推出市面後,又能否帶動本地回收率?現時香港廢物處理問題已迫在眉睫,每日產生大量垃圾「逼爆」堆填區,推動本地回收發展刻不容緩。有環保人士認為要提高香港廢物回收率,除改善回收硬件配套設施外,更需要政策主導,達致「軟硬兼備」。圖:甘偉倫/文:張美婷
「其實可以睇到喺呢十年八載之間,香港人嘅回收意識的確有所改善。」記者連同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到葵青區巡視回收箱的使用情況,發現回收箱將近飽滿,箱內亦未見有不合規格及受污染物品,更有市民特意用膠袋裝起十多個塑膠樽放進黃色塑膠回收箱,被朱稱讚有心,「但如果有人冇公德心,倒咗啲飲品入去污染咗其他嘢,咁其他人再有心機都冇用,因為最後都要揼晒。」不過,仍有市民把玻璃回收箱當普通垃圾桶,把其他垃圾掉進箱內。
花費近四年研究及設計的新垃圾桶和廢物回收箱早前正式推出,並在「綠在區區」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巡迴諮詢展覽,收集市民意見。朱認為新垃圾桶和回收箱有吸納大眾基本意見,經改善後有可取之處,但要經實際操作才可確定是否實用及促進回收率。
新垃圾桶和回收箱的設計考慮重點主要着眼於衞生、職安健及耐用度。除外形相對美觀和吸引外,外殼採用較耐用的可回收高密度聚乙烯,投入口改為開放式設計,毋須再推開或掀蓋,內籠容積亦按需求增加。職安健方面,廢紙回收箱額外裝上輪子,垃圾袋擺放位置改用拉門設計,清潔工人毋須再整袋抽起清理,減輕對身體勞損;門鎖位置亦加高至更符合人體工學。
「回收箱外表美觀,方便市民使用同清潔工搬運固然重要,但回收箱最關鍵作用係提高回收率,若唔能夠發揮呢個功能,佢只係一個好靚嘅硬件。」朱認為必須在路邊設置回收箱,但致命缺點是乏人看管,故路邊回收設施的回收品質素及數量往往較「綠在區區」等回收點低,因此港府若不加強管理,只會令回收成本增加但無助提升回收率。
港府推行廢物回收工作至今超過二十年,但近年回收率每況愈下,加上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胎死腹中」,令本地廢物問題雪上加霜。朱指原本革新垃圾桶和回收箱是為配合垃圾徵費,但現時計劃擱置,令新回收箱在促進回收成效上受到質疑,「只係做咗硬件設施,但缺乏最關鍵嘅軟件配套時,呢啲回收箱最後會唔會變成『孤兒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