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臭氧濃度創新高香港灰爆

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昨日發布二○一九年監測報告,政府稱報告反映珠江三角洲去年的空氣質素持續改善,惟事實上去年臭氧濃度卻創十三年新高,年均值較○六年高三成六,反映區內的光化學污染有待改善。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環保政策欠積極並歎慢板,臭氧濃度過高,會對人體呼吸道造成不良影響,促請政府制訂大刀闊斧的政策,減低區內的臭氧污染,改善空氣質素。

監測網絡由位於廣東省、香港和澳門的廿三個空氣監測站組成,監測六種主要空氣污染物(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和一氧化碳),監測網絡於○五年十一月啟動。

最新監測報告顯示,與○六年相比,去年錄得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的濃度年均值分別下降八成四、三成七和兩成九。由於一氧化碳和細顆粒物兩個監測因子在一四年九月才加入網絡體系,因此與一五年相比,去年一氧化碳和細顆粒物的年均值也分別下降了百分之四和百分之十四。

易致呼吸道惡疾心臟病發

不過,臭氧濃度仍長居高位,去年的臭氧濃度年均值達到每立方米含六十微克,較○六年高出三成六,達到○六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反映區內的光化學污染尚待改善。而二氧化氮及一氧化碳在去年的年均值分別為每立方米含三十微克,以及每立方米含零點七毫克,分別較之前一年上升百分之三和百分之十四。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解釋,臭氧的成因主要源自氮氧化物和可揮發有機物,兩者在陽光暴曬之下,會發生化學作用,從而產生臭氧。雖然粵港澳三地政府將於明年開展為期三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但相關研究推行得太遲,擔心研究結果未出,區域臭氧濃度經已不斷爆錶。馮續說,臭氧濃度過高,會對人體呼吸道造成不良影響,尤其對氣喘、支氣管炎、心臟病患者影響更甚,長期吸入臭氧容易引致病發。

促制訂香港清新空氣藍圖

他又批評,雖然其他指數,例如可吸入顆粒物PM10與細顆粒物PM2.5,去年的數字與對上一年相同,但「無減少即等同無改善!」他擔心各空氣污染物已達飽和狀態,預料若未有大刀闊斧的政策,來年空氣污染物必升。他建議政府盡快制訂全新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以控制路邊空氣污染,並同時加強兩地部門協作及訂立更積極的共同指標,落實改善區域空氣質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