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醫健:人間大愛:移植新技術 病人換肺機會增

自一九九五年有肺移植開始,結核暨胸肺內科顧問醫生王志方便參與其中。廿五年來,肺移植只有八十多宗,王醫生指肺移植的困難不僅是手術本身風險較高;等候換肺病人的身體情況都很差,未必能承受手術;捐贈的肺臟亦需要非常嚴格的評估,特別是肺臟的大小要脗合。因此,換肺頭十年,每年只有一宗左右,病人的希望幾乎變成絕望。

可裁剪尺寸 灌注法養肺

過去,王醫生全年無休,一旦有肺臟捐贈,他便自行攜帶相關儀器到不同醫院對捐贈的肺臟進行評估,如有合適的便立即通知病人準備。近年肺移植的宗數有增加,除了器官捐贈的數目增加,新技術亦居功不少,過去捐贈肺臟必須符合病人的胸腔尺寸,現時外科醫生可以為過大的肺臟作出裁剪,大大增加了肺移植的可能性。

王醫生又解釋,腦幹死亡的病人大多使用呼吸機,他們的肺臟容易有肺炎和有痰,不宜作移植,但最新技術利用灌注法(養肺)有機會令肺臟恢復至適合移植,為等候病人帶來多一個機會。

病人重拾希望 推動捐贈

吳嘉明是其中一名進行肺移植手術的病人,他十九年前患肺氣腫,呼吸困難,每天所有氣力都花在透氣上,莫說工作,連吃飯也很艱難。當時王醫生坦白告訴他換肺機會極微,幸運地十年前他成功移植肺臟,生命變得樂觀積極,並全面投入推動器官捐贈。

《移植「辛」突破》第四集於27/7星期一晚上九時至十時於香港電台普通話台(AM621)播出(粵語內容),歡迎收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