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冠肺炎究竟能否透過空氣傳播一直成為關注,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與內地大學及疾控中心合作,分析廣州一家餐館、湖南兩輛巴士和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於一月至三月間發生的三個新冠肺炎爆發個案,了解病毒經空氣傳播的途徑,研究證實,室內空氣不流通或通風不足,有機會在室內造成空氣傳播。
港大機械工程系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表示,一月尾發生的廣州餐館爆發事件中,病源患者與距離最遠被感染患者相隔四點六米。至於湖南巴士爆發事件,坐得最遠的感染患者與病源患者相距九點五米。上述案例顯示病源患者與其他被感染人士所處位置均相隔相當一段距離,多個被感染者與病源患者之間的距離超過兩米,他認為除了空氣傳播這個可能性,沒有其他傳播途徑可解釋這種遠距離傳播的現象。
他指根據國際通風標準例的規定,餐館每人每秒最低通風量是五升,但上述餐館的通風量僅為每人每秒一升,而感染者的座位分布,也與病源患者呼出載有病毒的氣溶膠濃度分布一致。他又說,感染者呼氣時,射流中的液滴濃度,會隨着離開嘴的距離不斷被空氣稀釋降低,至大約一點五米便減弱至跟背景空氣一樣。但在通風量不足的情況下,室內的平均液滴濃度變得接近病源患者附近一點五米內的液滴濃度,令短距離空氣傳播有機會發展成為遠距離空氣傳播。
至於「鑽石公主號」郵輪個案,沒有發生遠距離空氣傳播,即船艙中央空調系統沒有引致交叉空氣傳播,反映足夠通風的室內環境。李認為,研究提供證據表明近距離空氣傳播是一個重要傳播途徑,通風不足下可造成遠距離空氣傳播,並可導致超級傳播發生。若室內低於每人每秒三升的通風量,有機會導致新冠肺炎的空氣傳播,而有效的室內通風和空氣過濾,應每人每秒八至十升的通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