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若鋌而走險,總統特朗普為了連任,不惜破壞中美關係以至美國在國際上的信用,要制裁香港的金融機構,攻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中國政府與特區政府可以怎樣應對呢?
美國的金融制裁,主要在SWIFT體系裏堵截和排除被制裁的香港銀行的交易。但開始時相信只針對在港的中資銀行,不會全面制裁,也不會把美資金融機構全面撤退。受制裁的應是香港中國銀行及所屬的其他銀行,以至內地銀行在港的分行。這應佔香港金融體系半數,影響力廣泛。
短期它們可動用的美元數額不小,中央政府亦可抽調美元支援,銀行也可以在市場上爭取美元資金。在美國以外流通的美元數額龐大,美國控制之外當有頗多漏網之魚,也可以在SWIFT體系外流轉運作。中國自有的國際收支結算系統CIPS已經在內地金融體系之內運作,雖然規模較小,還沒法與美國掌控的SWIFT競爭,但至少可以保住國內金融流轉,不因SWIFT制裁而癱瘓。而且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快連接,把中資銀行海外的內部聯行資金匯兌內部化,並建立與中資以外金融機構的連接,擴大CIPS的範圍和規模,更可以與俄羅斯的同類系統SPFS合作。
美國金融制裁中國內地和香港,開始時只是個別戶口、個別銀行,倣效其對伊朗、俄羅斯的制裁方法,以點為主,未及於面,以避免牽連過廣,觸及本身的金融利益和引起國際強烈反應。即使制裁升級便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中國應對之策,不是心存僥倖,而是與其爭奪時間優勢,搶先推動CIPS的盡快擴容。愈是比美國制裁升級快,中國金融的損失愈少。
CIPS要替代SWIFT是不可能的,主要作用是防衞性。中國更需要在SWIFT方面與美國作攻防戰。
攻是美國制裁,中國一方面要對美國金融機構反制,另一方面,開展從美國的全面撤資。撤資是傷害美國經濟與金融,是降低中國資產受美國制裁和凍結的風險。美國還不敢凍結中國政府在美國內外的美元資產,但難免甚麼時候它會瘋狂胡為。
中國的戰略便應是去美國化、去美元化。這個過程中,美國必然與中國談判糾纏,正好提供機會去阻延美國的制裁,爭取時間來建設CIPS和從美國撤資。談判是籌碼,為的是拖延而不是妥協和投降,也借此引起國際對美國的反對。
防衞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方法只能與國家對美的大戰略相配合,也絕無僥倖之處。基本的出發點是美國亡我之心不死,中國只能迎難而上,打一場中國復興的關鍵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