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生反修例風波,經過大規模騷亂和社會撕裂後,到今天仍然未見修補迹象,周末和假期仍有人群在街道和商場聚集,叫口號展示標語,參加人數顯著減少,肆意破壞和暴力衝突也少了。
有傳媒為反修例風波一周年做特輯,說有些市民改變了過往的生活習慣,例如有人因八三一事件拒絕再搭港鐵,寧願坐巴士上班,多花時間轉車;亦有人棄用八達通,直接付零錢坐巴士。市面上出現了不少「黃色食肆」,專門服務有清晰政治立場的顧客,受訪市民承認已有半年沒有光顧「藍店」,每次出外消費都會先查一查店舖的顏色。
這個特輯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只是站在「黃色」受眾立場報道,未見訪問「藍色」消費者以作平衡,因此給讀者是「黃色」文宣的感覺。不過,這已經是今天一些號稱「中立」傳媒的普遍現象,讀者見怪不怪,只好在接收前先自作過濾,以免被人誤導。
我個人對這些「報道」很有保留,因八三一事件放棄乘搭港鐵的例子有普遍性嗎?報道未見有具體數字支持,連港鐵方面這幾個月來乘客量減少的數字也未見列出。其實,過去一年港鐵乘客數字顯著下降,但下降原因為何?有多少是因為行車班次被人為破壞停駛?有多少是因為黑衣暴民跳閘收不到車資?有多少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引致學校停課或辦公室停工,學生和員工轉而留在家中減少外出?有多少是因為經濟不景商戶結業員工失業不用外出上班?如果特輯肯逐一列出,做點探究式報道,會更具說服力。同樣是放棄使用八達通,讀者會有興趣了解有關人等在放棄八達通後,如何支付便利店和乘搭小巴的零錢,甚至如何進出利用八達通作出入紀錄的屋邨和商廈?放棄使用八達通,不會是因為參加某些不法活動,害怕留下個人活動紀錄吧?
另外,對一般市民來說,有關「黃、藍」的消費選擇又如何去分辨呢?「黃店」可能有宣傳有特徵有標語可供擁躉去埋堆,但「藍店」呢?以我個人的有限消費經驗,常去光顧的超市、食肆、街市攤檔都沒有發現特徵或標語,難道他們全是「藍店」?其實市面上佔了絕大多數的商號都沒有特徵或標語。如果擁躉要特別挑選「黃店」,可能要很費勁才找到目標商號。
如果上面有關分清商號顏色才光顧的報道是普遍現象,這半年來因經濟不景紛紛關門的應該都是「藍店」,市面的「黃店」因為有忠實擁躉支持都一枝獨秀,人人賺到盆滿缽滿了,怎麼其他傳媒報道,也有「黃店」關門或者申請政府救市援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