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中印衝突

近日中印邊境衝突,頗引起國內外關注。據傳媒報道,衝突甚為激烈,印方軍人死了起碼二十人以上,中方傷亡應相差不遠。衝突屬徒手肉搏式,武器不過是用石頭和棍棒,雙方都沒有開火射擊,可說並非真正開戰。

印度事後高調反應,官方譴責是例行公事,有人民抬棺出殯,要求血債血償,有城市群眾遊行示威,焚燒中國領導人像,呼籲罷買中國貨品。也有西方傳媒圖片展示中方所用武器,是帶上鐵網和鐵釘的棍子,似是就地取材,不似預先準備。

中方反應低調,甚至可說是輕描淡寫,主調是呼籲雙方停止衝突,交由軍方高層及外交途徑解決。中方未有談及己方傷亡數字,只說衝突在中方有效控制地區發生,即暗指印軍越界才引起衝突。中方也另外釋放了十名印軍戰俘,其中有四名軍官。印軍指衝突中並無解放軍遭到印軍俘虜,中方則在戰鬥中擒獲合共四十五名印軍官兵,或意味佔據上風,其中三十五人早前已獲釋。

中方在處理這類問題時習慣低調,盡量少發放消息,並非有效方法。因缺乏來自中方消息,就算發放也只得官方訊息,對西方傳媒來說完全不夠「八卦」(juicy),難引起受眾興趣,結果消息都是從印方取得的一面之詞,報道難免一面倒。改革開放逾四十年,中國在新聞戰線上累積不少經驗,也有不少曾在歐美留學的海歸回國,要改變處理新聞手法不會太困難,無謂處處被動。

我認為中方不會主動挑起爭端,因現時中美關係仍然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完全不能鬆懈,故無力兼顧中印邊境。

中美貿易糾紛雖簽訂第一階段協議,但仍有暗湧,尤其是特朗普選情欠佳時,有可能利用大動作加劇中美衝突的緊急性,以轉移視線,向全國施加抗中壓力,利用戰時總統容易爭取連任的優勢。新冠肺炎美國甩鍋未了,隨時再次起哄;歐洲國家對中國不無戒心,不少國家明裏暗裏站在美國一邊,把抗衡中國視為民主與極權的對抗,把意識形態之爭提到昔日冷戰的高度。中國需要時間安撫歐洲各國,重新建立友好關係,也需要預先爭取歐洲國家,作為美中關係的制衡。

港版國安法引起美英起哄,繼美、英之後,歐盟也對中方的港版國安法不假辭色,他們如何部署後着未能得知,但已足夠北京頭痛。還有美國艦隊不停巡弋南海,穿越台灣海峽,擺明蓄意挑釁,中國既不能明顯對抗,又不能低頭示弱。中印邊境問題存在已久,中方不急於解決。但印方可能認為有可乘之機。這次衝突是徒手搏鬥,雖雙方死傷幾十,應是個別行為,看來挑不起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