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最新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五點九,外界期望港府成立「臨時」失業援助金,助失業大軍渡過難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日質疑失業援助金不會是臨時性措施,屆時政府或會出現赤字預算,並影響勞動市場運作等,反問社會是否希望見到相關情況。有學者認為羅似乎拒設毋須供款及經濟審查的失業援助金,建議政府加入簡單經濟審查,「好過咩都冇」。
羅致光在網誌表示,香港由一九九七年的全民就業,先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沙士及金融海嘯衝擊,需時廿年、直至二○一七年底才出現失業率回落至反映全民就業的百分之三水平,認為失業援助金可以是「臨時」措施,是過分樂觀的說法。
他又指,在沒有代價成本的情況下,設立一個恒常毋須供款及經濟審查的失業援助金,「道德風險」會更高,將影響勞動市場運作、僱主僱員行為,甚至家庭、個人消費與儲蓄行為,而失業率也可能會居高不下,反問社會是否期望見到相關情況。
羅又假設未來一段長時間若有十三萬人,符合領取每月九千元失業援助金資格,每年會為政府帶來約一百四十億元開支,佔每年入息稅收入約二成三,未來數年內或出現赤字預算,認為社會或不願共同分擔有關成本。他強調,香港失業援助制度一直存在及發揮功能,並稱若要成立失業援助金,要同時考慮強積金與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對沖」的問題。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指出,看畢羅致光近三周的網誌後,認為羅對失業保險持正面態度,但似乎不欲設立毋須供款及經濟審查的失業援助金。
他認為,綜援確有不足之處,政府應盡快公布其取態供社會討論,並考慮設立毋須供款,但有經濟審查的失業援助金,「好過咩都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