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令香港失業人數上升,最新失業率為百分之五點二,創逾十年新高。有居於劏房的基層單親媽坦言手停口停,曾一度未能支付租金,還要照顧年幼孩子,惟政府綜援限制多,令她倍感徬徨。有關注團體調查發現,九成在疫情下失業人士居於劏房;近五成失業人士的家庭租金開支超出綜援租金津貼上限;近七成受訪者因綜援標籤、不足應付開支等原因不願申請綜援,團體指失業人士需要短期支援,政府應設立「失業援助金」而非要失業人士依靠綜援。
政府日前公布本年二月至四月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百分之五點二,是十年來的新高,即全港有逾廿萬人失業;就業不足率則是百分之三點一,超過十五年來的高位。三十多歲的「橋姐」原是任職售貨員,但二月份因公司倒閉而失業,曾有大半個月成為失業大軍,她與兩名分別十二與十六歲的孩子同住旺角一個約二百方呎的劏房單位,每月要支付五千八百元租金,加上其他生活必要開支,身為單親媽媽的她是家中經濟支柱,失業後她寢食難安,一度失眠,要靠其他機構補助才夠錢交租,「真係好多時我都要買杯麵返去食,同埋如果平時開支都唔想過六十蚊!」
現時經朋友轉介下,正從事清潔工作,月入約五千五百元,仍無法支付租金,但因未能找到合適地方而未有搬走。由於獲社福團體每月一千至二千元的補助,加上供應一周三天的晚飯與食物包,她一家才僅夠度日。她表示仍未收到政府早前有關學生補助,又預計在八月前都未能找到理想工作,倍感徬徨,「我自己睇唔到希望,佢哋(孩子)都同我講要買校服,但我真係無錢。」她一直未有申請綜援,因為計算過後認為幫助不大。
如「橋姐」般的個案在港非常普遍,受疫情影響,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的失業率急升至百分之九,是逾十五年新高;就業不足率急升至百分之五點九,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捍衞綜援權利大聯盟、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昨公布調查,在上月以口頭訪問和網上問卷訪問一百三十位失業人士,發現九成在疫情下失業的人居於劏房,根據團體資料,現時綜援的一人租金津貼上限約二千多元,三人津貼則是五千多元,但視乎實際情況會作扣減。調查指,近五成失業人士的家庭租金開支超出綜援租金津貼上限,但當中逾六成人因家庭狀況等原因未選擇搬走。然而,有近七成受訪者因怕被標籤、家人反對、不足應付開支等原因不願申請綜援。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理事陳虹秀指,市民入息因疫情而大幅減少,但家庭必要開支減幅有限,面對疫情或出現第二波,加上美國取消香港特殊關稅區,經濟未明對基層家庭或有影響。她指大部分受訪者只希望有短期支援,綜援未必合適,建議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及「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