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國試題 教聯會斥損考生利益

【本報訊】文憑試歷史科涉及中日關係的題目因引起爭議已被取消。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認為,考試及評核局資料顯示,約三成八考生回答「利多於弊」,及約一成七考生只提及「有利」,反映題目出現誤導,有違專業,未能夠符合課程目標的就是不合格試題,當中涉及考生對道德價值判斷,認為就不爭的事實去作批判是不適合,不能用此區分學生能力。

只能用有限資料作論據

歷史科一道必答題,要求考生評論「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起爭議。考評局昨指,約三成八考生回答「利多於弊」,約五成七考生回答「弊多於利」,認為結果顯示有考生被誤導。黃錦良認為,試題本身已有損考生利益,考生只能運用兩則資料作為論據,明顯是空泛無力,學生回答時必然會低分。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反駁指,公開試的試卷設計目標是為區分考生能力,而能分辨出史料不全的就會取得較高分,考公開試有難度才屬正常。他估計涉事試題只提供了部分的資料,相信是考生能回答日本侵華的歷史才能取得高分,若考生被引導,只懂得抄資料而不知史實必然取低分。他又認為評分準則未公布之前,不應該為題目加上存在道德問題的罪名。

葉認為焦點應放在試題上,不要將試題當作考生的政治表態,他擔憂今次事件會令設計試卷的人自設禁區,考慮部分議題是否可以討論,日後的教學可能亦會帶來問題,令教師顧慮某些議題能否教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