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劏房焗如蒸籠 留家抗疫噩夢

去年天文台錄得四十六天熱夜日數,是有紀錄以來最多熱夜的一年;近日天氣炎熱對全港逾廿萬劏房戶更是噩夢開始。早前記者於傍晚時走訪深水埗劏房戶,在室內錄得最高溫度比室外高逾攝氏五度,碰上鄰居煮食或開冷氣,劏房戶只靠開窗、開風扇無助散熱,卻礙於高昂電費無法長開冷氣。專家指高溫潮濕的環境有利病菌孳生,亦可致「室內中暑」。關注團體則指劏房設計缺陷令住戶用電量大增,住戶在疫症期間長時間逗留在家,電費支出更百上加斤,促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能源補貼。

不少家庭近日開冷氣散熱,但劏房及板間房租戶卻寧願留在室外,因室內熱如蒸籠。記者日前一個黃昏,於深水埗兩間劏房量度溫度,錄得室內最高攝氏三十二度,較室外至少高五度。

「一到夏天,小朋友嘅頭髮經常會濕晒,一日至少要幫佢沖兩次涼。」周太一家四口租住深水埗一百平方呎頂層劏房,每月租金四千五百元,業主另列明每度電收費一元八毫,夏天因經常開冷氣及風扇,他們每月需繳交逾五百元電費。周太表示,雖然家中有安裝冷氣,但由於電費高昂,僅晚上開,否則丈夫及孩子無法入睡;白天會開窗及風扇散熱,並吩咐小朋友減少活動,「夏天會控制出街次數,因為住得高,一來一回已經大汗疊細汗。」

「行完七、八層樓梯本身已經成身大汗,一開門有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好似火爐咁!」任職家務助理的蘭姐獨居同區八十平方呎劏房,月租二千八百元,業主於農曆新年後忽然加水電費,每度電收費增至一元七毫、每立方米水費則增至十六元,開支大幅增加,令她每次使用水電時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用多水電,「雖然只係加幾蚊幾毫,但小數怕長計。」

煮食熱風湧入 更加難忍

蘭姐白天外出開工時,劏房會開窗散熱和通風,惟晚上回到家中,仍然暑熱難耐,「雖然真係好熱,但我都唔敢即刻開風扇同冷氣。」她指天氣更炎熱時,只開窗及風扇根本無法散熱,因鄰居開冷氣及煮食的熱風會湧入家中,「開窗係無用(口架),吹入嚟嗰啲係熱氣,真係熱到頂唔順。」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早前就劏房或板間房租戶的租金及水電費進行調查,發現兩成住戶租金連水電費佔家庭收入逾半,但因疫情期間失業及開工不足,有百分之三的受訪住戶連租金和水電費都無法繳付。社區組織幹事胡加沂指疫症期間,一家大小長時間逗留在家,預計劏房戶這段時間的水電支出將進一步上升。

設計缺陷 令用電量大增

胡又指劏房設計缺陷令住戶用電量大增,如部分劏房無窗令空氣不流通、天台屋或閣樓的住戶長期受太陽猛烈照射,導致室內溫度升高,早前有天台屋錄得攝氏三十八度高溫。她期望政府將劏房水電費問題納入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的工作範圍內,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能源補貼。

高溫潮濕有利病菌孳生

「高溫、潮濕,加上空氣唔流通嘅環境,有利病菌孳生,影響健康。」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表示,當室內溫度較室外氣溫高,濕度又偏高時,市民會感覺更加炎熱,隨時出現室內中暑的情況。他認為長遠而言,政府應大量增建公屋,「消滅」劏房;中短期內應為居住在不適切地方的市民,提供條件較佳的中轉屋暫住,並支援民間團體為劏房增加通風裝備。

家庭醫生林永和亦指,當身體受熱過度,排汗等散熱機制不足以降溫時,體溫會不斷上升,器官陸續失調,最終引發中暑,「非戶外地方一樣可以中暑,尤其係無窗、空氣唔流通嘅環境。」他解釋,中暑初期,患者會非常口渴、頭痛及作嘔等,嚴重者會神志不清、全身抽筋,甚至死亡;一旦出現中暑徵狀,應立即開窗、開風扇,或沖暖水澡降溫,並飲水補充水分。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