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前日公布香港仔石排灣邨有住戶感染大鼠戊型肝炎,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房屋署昨急急「補鑊」,派員加強該區清潔,清潔工在行人路上倒漂白水,並用水槍洗地,又在路旁投放老鼠藥。本報視察區內衞生環境時,發現花槽內有白米,隨時引來老鼠開「大食會」,有居民解釋有人用白米餵飼雀鳥。有區議員批評房署和食環署滅鼠工作不足,未能未雨綢繆,爆發鼠疫時才急急滅鼠。
石漁區區議員陳衍冲批評房署滅鼠工作不足,往往出事後才急急「補鑊」,未有做好預防工作。石排灣邨邨民染疫後,前晚他向部門主動查詢才獲知昨日有清潔行動,除加強清潔外,海報和講座等宣傳工作均欠奉,炮轟當局被動及宣傳防疫工作不足,而且應變能力有待改善。
他又指,區內不時有人餵飼野生動物,邨內衞生尚可,但涉事屋邨毗鄰山地,認為鼠疫橫行或與有人餵飼野豬有關,餵飼行為導致食物殘渣遍地四散,令老鼠聞之所至,提高了疫症傳播機會。
自稱石排灣邨首批住戶的Nancy形容,區內環境衞生非常好,很少看到有老鼠出沒。對有居民指曾在大牌檔發現老鼠出沒,她指大牌檔位於漁光村,屬舊式屋邨設計,「下面街市(有老鼠)唔出奇」。她不太擔心鼠患肆虐,認為只要處理好垃圾棄置問題,便可杜絕鼠患。
石排灣邨住戶黃女士談起鼠疫時一臉茫然,稱未有收到管理處通知有住戶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她雖然滿意住所樓層和屋邨環境乾淨,及未見過有老鼠在區內出沒,但擔心有機會受感染,會加強家居清潔,「屋企唔好咁多雜物」,並處理好食物的放置。
香港是發生全球首宗大鼠戊型肝炎個案的地方,亦是至今錄得最多個案之地,累積個案達十宗。至日前,今年錄得兩宗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去年則錄得六宗。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資料顯示,戊型肝炎有多種,本港爆出由老鼠傳染的戊型肝炎,而歐洲人感染戊肝的主因是食用未煮熟的豬肉和豬膶。老鼠傳播的戊肝,雖確切的傳播途徑尚待研究,但相信離不開食物和家具受鼠糞污染,或直接遭鼠咬。